第四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1 / 2)

加入书签

周廷轩为两人准备了一辆看上去像是用来运货的马车,上面果真还放着一些货物。她让两人躲进去,这样就可以躲过边城那些守门侍卫的检查。

“谢谢你周廷轩,你又帮了我一个忙。”董小溪的笑容淡淡的,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他了,

“没事的,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好吗。”知道了董小溪的身体情况,周廷轩心中也很是难受,没想到他这一生唯一爱的这个女子不仅不爱自己竟然还已经命不久已。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满足她的所有要求。

因为是回村庄,两人穿着的都是不起眼便于行动的衣服,一身淡褐色的粗麻衣,头发简单的挽了一个发髻,用简易的木簪固定起来。

两人上了马车,心中仍然有些揣揣不安,所幸他们顺利地通过了侍卫的检查,马车一路从京城往灯笼村的方向走去。

约莫过了几个时辰,董小溪悄悄把脑袋探出去瞧瞧。现在已经是在一座山上了,从这里远远地看过去,已经能够依稀看见那块有些破烂不堪的牌子,上面赫然刻着“灯笼村”三个字。

又行了半个时辰的路,马车停下,马夫告诉他们说:“就是这儿了。”

董小溪下车,看着这熟悉的地方,思念之情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此刻她看到这里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让人无比怀念。

董小溪和女子站在村门口,女子问道:“这里就是你的家乡吗?”

“算是……也算不是。”女子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但是也没有多想什么,扶着她就走进村子中去。

她们走在村里那条小路,两边种满了稻米以及各种蔬菜,略微还有果树立在路旁,摇曳着枝叶。微风悄悄而入,吹落一地清香。

还有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村民们,即使现在已经是秋天,但是他们忙得汗流浃背,稻谷堆的跟山一样高。其中,有一位老大妈,她似乎是割了很久的地,这才打算直起背来歇一歇,谁知正好与董小溪对上眼。

“呀,这不是董家的闺女吗?”随着大妈的一声吼,田间那些本都在忙碌劳作的人们都抬起了头,这一看大约有二三十来个人,都顺着大妈看着的方向望去。

他们大部分人很久以前就认识董小溪了,可以说就是看着董家姐弟他们长大的。顿时,乡村人民之间那种特有的亲切感爆发出来,大家都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农活上前走到她的身边,开始嘘寒问暖。

“呀,真的是小溪呀,这都十几年不见了这一眼大家伙都还没认出来呢。诶,还是老王媳妇眼力好,不愧是邻居。”

董小溪对这位老王媳妇还有些印象,她就住在董家的隔壁,心肠还挺好的。之前有听董小川说过她之前在他们小时候饿肚子的时候,还给他们偷偷塞过馒头呢。

“咳,小溪啊,我们听说你去了京城,你这是在京城寻着什么好人家了吗?这十几年来也没怎么回来看看,大家还以为你都忘了灯笼村了。”

大家伙你一句我一句,似乎早就淡忘了以前彼此之间的隔阂,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董小溪觉得心里暖暖的,这种人们之间的情愫是难能可贵的,乡亲们的嘘寒问暖让她觉得非常开心。

“咦,旁边这个不是董云芷啊,我还以为你们姐妹俩一起回来的。”有人发出了质疑,提到了董云芷的名字,牵连出许多事情来。

“唉,董家也是挺惨的,十几年前家里突然烧起来,结果两个人都命丧黄泉,留下三个苦命的孩子真的太可怜了。”

“董云芷从那时候就找不见了,我们还以为她去找你和你一起在京城生活。”

“她现在的确是在京城。”董小溪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这背后的一切他们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他们又在一起说了好一会儿话,董小溪提出了要去看看以前的家,那老王媳妇还劝她不要去怕触景伤情,董小溪笑了笑说:“无妨,难得回到这里,不回去看看怎么行?”

她沿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路边的景色就算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她还认得出来。当她看到那熟悉的房屋,因为烈火的吞噬和时间的消磨,现在变得摇摇欲坠,破败不堪。

听他们说,能够烧剩下东西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那滔天大火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甚至有人说这是神的惩戒。

她缓步走进院子,看着现在还焦黑的地面,触摸着层次不齐凹凸不致的残余瓦砖,里面每一片都承载了她的回忆,就算以前的生活再不幸,这里还是她的家啊。

“小溪,没事吧……”看到董小溪呆呆地矗立在原地一副出神的模样,女子关心地问道。

“没事。”董小溪回过神,拉着女子的手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两人出了村庄,一路往村后的一座山上爬去,走了好一会儿路,董小溪停下。女子有些疑惑,为什么董小溪要带她来这里。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是在这里遇到的赵宣凌……”董小溪望眼欲穿,仿佛眼前还出现了自己小时候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