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想通(1 / 2)

加入书签

罗启明和董小溪的意思赵宣凌大致上是听懂了,就是不能够坐以待毙输给赵宣寒。可这自己心中又怎么愿意输给他?可是现在世风日下,自己的权利不如往昔,如今手握重大兵权的是他,父王病重更是无人能够压制了他的力量。

相比之下,自己除了京城的最基本护卫兵,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力量。赵宣凌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曾经握刀持剑,杀敌万千,如今却让人有了一种无力之感,力不从心。

赵宣凌站起身,背对着两人站在窗边,地生说道:“你们先走吧,让我一个人静一会儿。”

罗启明和董小溪看着赵宣凌这般落寞的样子,知道若是继续呆在这里自然是碍事的,便也不再说什么,起身就离开了。

这种时候,自然是要给他属于他的空间的,或许让赵宣凌自己冷静一下,比起别的提议都来的好吧。关上赵宣凌的房门,董小溪还有些担忧地贴在门上,想透过缝隙看看赵宣凌在做什么。

罗启明拉走董小溪说:“走吧,王爷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

董小溪捏紧右拳放在自己的胸口处,喃喃道:“但愿如此。”

两人走后过了一会儿,赵宣凌也悄悄出了王府。他一身轻装,未携带任何累赘之物,他孤身一人,在这寂静的夜晚独自往着宫中的方向走去。

他手持着象征着自己身份的令牌,没有侍卫敢拦住他,皆屈尊行礼,满含敬意。他此次入宫,路过了养心殿,路过了慧贵妃的宫殿,又路过了太后的宫殿,走在通往僻静安宁的道路之上。

树叶摇曳,月影婆娑,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赵宣凌站在簌簌竹林之中央,这里开辟了一块很大的地盘,专门就是为了建造了这听雨阁。

听雨阁,就是当年熹妃的所住之处,熹妃,就是当年负责抚养赵宣凌长大的那个妃子。

回想当年,熹妃可是被皇帝宠极一时的妃子,她并没有利用什么卑鄙的手段,可真算得上是与皇上情投意合,她的善解人意,几乎能够抓住皇上的每一瞬心思。进退有度,又才华横溢,月琴,棋艺,调香皆不在话下。除了没有一个孩子,她几乎就是完美的。

这听雨阁,是皇上特地为熹妃所建,熹妃喜静,皇上便开辟了这块宝地给她。据说在夏季下雨时,雨落于竹,能够形成空灵而又美妙的乐曲。这自然不是浑然天成,而是皇上特地命工人对竹子进行加工处理,可见他对熹妃的爱之深。

赵宣凌推开这已经尘封不知多久的听雨阁大门,扑面而来的灰尘味有些呛人,加上淡淡的檀木香,和熹妃以前经常燃的梨花香,这里味道依旧。

今夜也没有月光,他也没有点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赵宣凌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这些因岁月而沉睡已久的器具。

这是雕花紫檀木桌,这是装饰用的八宝瓷瓶,这……这是熹妃生前最爱坐的软垫儿,她专门用来放香粉的香炉也都还在。

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样子,未曾有人住进来过,这里……还是熹妃最爱的听雨阁啊。

赵宣凌喉头一个哽咽,他块着窗槛,便能想起自己小时候躺在熹妃怀中,咿咿呀呀地背着诗歌的时光。他坐在**,就能忆起自己夏日在这里午睡,醒后桌上总会有一碗可口的冰粉,还有自己最爱的“额娘”。

这里的记忆太多太多,每一点每一丝都能相互交织,编织出不同的美梦。赵宣凌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总觉得只要自己在这里,自己的心总能够静下来。

他就这样,愣愣地坐在床榻上,呆呆地看着上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继续在这里坐多久,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就这样一直坐在这里……

慕王府中,董小溪也仰躺在**,手指缠绕在一起,不安地摩擦着。棉铃掀开床帘,见董小溪还未睡下,劝到:“小姐,都已经快子时了,你快歇下吧。”

“我睡不着。”董小溪叹了口气,她现在满脑子都是赵宣凌,“王爷那副样子我还是放心不下。”

她一副要起床的样子说:“我再去看看他。”

“唉,小姐,别去了。”棉铃阻拦道,“现在王爷心情如此低落,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我相信王爷他能够自己处理好的。”

“……也罢。”董小溪卧床躺下,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才睡着。

第二天一早,董小溪醒来之后第一时间就去了赵宣凌的院中。自己还不是最早到的,罗启明他们一行人都早早地等在这里,众人看着赵宣凌紧闭的房门,神色都略显担忧。

“罗启明都和我们说过了,昨天王爷……”

“没事,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和王爷说!王爷一定会想明白的!”

“都这个时候了,王爷怎么还没起床……”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众人顿时都闭口不言,看着那个推开门的男子。赵宣凌穿着玄色深衣,看着门外的众人,董小溪看着赵宣凌,傲首挺胸,面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