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老子有的是钱(2 / 2)
可我高中那会儿跟他吵了一架,说死也不进家里公司。”
“为什么?”
李洛问。
副导演抬眼看了他一秒,笑容有点冷:“因为一些家庭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母亲在他十岁那年车祸去世,车是父亲的司机开的,但那天父亲在跟某个外贸客户打高尔夫,没有陪她。
葬礼那天,他看见父亲在一边接电话谈订单,手里攥着的是项目合同。
那时候,他就想明白了,钱能养人,但不一定能养家。
甚至能够毁掉一个家庭。
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去的是电视台编导岗,从跑腿、搬机位干起,三年熬成副导。
别人笑他“富二代玩体验生活”
,他不解释,反正工资够租房够吃饭就行。
真正的底牌,他一直没亮过——包括制片人也不知道,他手里那点家底,足够一个节目撑两季。
李洛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车子在马路边等着,陈思言已经坐在副驾,手里翻着一份资料。
李洛上车的时候,他抬头:“刚才那个郑总,什么来头?”
“本名郑炜,四十出头,南方人。
以前是做房地产起家的,早些年靠着城市改造项目赚了第一桶金。
后来楼市调控,他就转去做文化和影视投资,还搞了家传媒公司,名义上是做内容孵化,其实更多是资本运作。”
“他是那种典型的圈子型玩家,”
陈思言低声道,“和几个卫视、头部视频平台都有私交,手上资源不少。
投资节目的套路很熟,前期会摆出支持创作的姿态,但一旦节目有点热度,就开始推动商业化,广告、冠名、甚至定制内容——只要能变现,他都能想办法塞进去。”
副导演坐在后排,冷哼了一声:“难怪刚才他一句话都没替内容说,眼里全是数字。”
“另外——”
陈思言补充道,“刚才郑总那所私立高中,本来是个地产项目,后来房子卖不动,就转成教育地产——学校只是个壳,真正的利润点在周边配套和学位捆绑的房子。”
李洛挑眉:“所以他才急着用节目给学校造势。”
“嗯。”
陈思言合上资料,“我怀疑,他不只是想要曝光,还想通过节目塑造一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假象,好拉高周边房价。”
“房价能拉高,孩子的未来就能拉高吗?”
李洛问。
“对他们来说,房价才是未来。”
车厢里短暂沉默。
灯光一盏一盏从车窗外滑过去,像是一条冷色的河流。
过了好一会儿,李洛才说:“那就更不能让节目成了他们的广告牌!
我参加这节目,我岂不是成助纣为虐的刽子手!”
陈思言看了李洛一眼,眼底的笑意不变,“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守住核心。”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