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机遇(1 / 3)

加入书签

.辛良回到了县里,就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一会儿到项目工地上跑,一会儿又忙于办公室里的事情,真是忙得不亦乐乎。零点看书

银湖花园的进展十分的顺利,三期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加快着进度,一个现代住宅小区的雏形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工地现场,辛良碰到了梁老板,他们就谈起了路桥工程的大桥项目。

辛良说:“梁老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梁老板说:“这个辛主任就放心好了,我的副手每天都给我电话联系,回报那里的情况。据他所说,我们的工人干得很出色,对方公司到我们非常地满意。”

辛良说:“那就好,只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过两天我们两个还得再去一次,实地察看一下情况,才能够真的放心,这是我们和路桥公司的第一次合作。这一次合作好了,才会有目,工人有活干,公司才能够生存下去。”

梁老板说:“说的很对啊,所以我对员工的要求非常的严格,要他们必须搞出一流的质量。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还要和路桥集团的领导在聚一聚,加深一下感情沟通啊。在年头儿,流行这个啊。用你也是用,有别人也是用,我们如果不及时地和他们沟通一下,加深印象,下一期项目怕就轮不到我们了。”

辛良说:“说的也是,那过几天,我们就再去市里一趟,和他们的高层领导再见一次面。”

辛良也想到市里去一次,和康总见一次面,顺便也了解一下江丽珍的情况,如果有可能就和她见上一面,从海南回来,已经过去好几个星期了,再不联系一下,就会淡忘的,对于这个江丽珍,辛良已经拿定了主意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她,所以再和她见上一面是十分必要的。

梁老板说:“那辛主任就定下个具体的时间,我好做点准备,安排一下。”

辛良想一下说:“那就在下个周五吧。这两天办公室里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我得处理一下。”

梁老板说:“去的时候,就给康总意思意思,这年头儿,你不来电真格的有时候是不行的,挣了钱不能够全揣进自己的腰包里,大家都得花几个。”

辛良说:“那就这么定了吧,我到里面去看一看。”

辛良和梁老板分手后,就直接来到了项目组办公室里,在这里几个领导都已经来到了,牛老板今天也在这里,大家见面后,就研究起了项目后期的配套问题,包括小区的绿化、将来用户的取暖和用水问题。

因为按照原来的计划,用水是采用自来水公司的水,取暖是采用锅炉取暖。可是,根据以前建成的几个小区的经验,这样的模式有它的弊端,一是自来水公司的水价格太贵,用户意见很大,二是由于现在煤价上涨,冬天取暖的时候,物业公司往往不按合同办事,常常烧不到规定的温度,象有一个小区,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却把暖气过停了下来,用户怨声载道,骂爹骂娘。

如果他们也按别人的路子走下去,那么势必影响到将来楼盘的销售。因为老百姓觉得不安全不可靠,就不会再买你的房子了。零点看书所以,现在必须修改一下计划。

大家商量了一下子,谁也想不出更好多办法。

最后辛良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打一口深井,就采用地热取暖,这样用水和取暖两个问题就全解决了。”

有的人说:“一口地热井得花一两百万啊。”

辛良说:“可是那是一次性地投入啊,而且还可以减少烧锅炉带来的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是用户看到我们打了地热井,他们对我们就更有了信心,那样楼盘销售就顺利的多了。而且等项目完工了,我们转移给物业公司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一部分投入转嫁到他们那里一部分,因为我们省去了他们的一**投资。”

辛良的这个建议很快就为大家所接受了,于是几个人就开始了紧张的计算,最后就决定采取打地热井的方案。

接着他们几个头头儿,就起草了文本发到了网上,召集有实力的地热打井公司来这里竞标。

就这样辛良又为项目出了一个好点子。

第二天,因为工地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辛良就到政府打院里去上班了。

他一来到办公室里,同志们就都用了惊喜的目光去看着他,辛良感到十分的意外。

办公室正主任见了他,就说道:“辛良,你真行啊,不声不响,就又发了几篇有分量的文章。”

完就把两份报纸递到了辛良的手里,辛良接过一看,就见那两份报纸上都发表有他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都是针对教育而写的,其观点很有独到之处。很切合县里大上教育的实际情况。

当然,这两篇文章县委书记和县长也看到了,他们读了以后,对文章的观点也十分的赞成。而文章的许多观点,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记和县长想,现在是大上教育年的关键时期,许多问题正处在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