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2 / 2)

加入书签

>试图以寒门出身的士子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打破门阀垄断。

但现实是,赢二骚操作一大堆,忙里忙外折腾了小二十年,科举所能撬动的权力,却依旧有限。

尤其在地方政务、低阶官职的分派上,荐举制度,仍然保有极大影响力。

“举孝廉”

、“荐贤良”

、“察吏才”

、“辟草泽”

……

这些都不是纸面上的名目,而是真实存在的上升通道。

朝中重臣或地方大员,有权向朝廷上书。

保荐某位“品行端方”

、“学问过人”

的士子,担任地方幕职、县佐,甚至是实授的基层官员。

比如典史、通判、粮司、仓曹之类的职位。

而刘继恩的老师,也就是那位老秀才,跟陈清有些旧交。

便写了一封信,把刘继恩推荐给了陈家。

“陈家,是哪位?”

李北玄眨巴了一下眼睛问道。

而熟知各种八卦……各路官员跟脚的赢高治,则一个磕巴都没打,立刻给李北玄介绍道:“陈家是寒门,原籍在清河,上不得台面。”

赢高治此时说的寒门,不是穷的意思。

而是那种上不得士族榜,却又不算真正平民的那种小乡绅。

从规模上来看,比不上潞川的刘、白、王三家。

但跟冯、李、赵、杜、何家差不多。

属于一个中不溜的水平。

年年都有人读书,偶尔有一两个出仕,但都不是顶用的人物。

说是平庸,但在当地、本地也算有几分能量,几分薄面。

但说是地头蛇,又做不到一手遮天,坐不到头把交椅。

属于二三流的小家族。

很尴尬。

但举荐一个寒微士子,倒也不算困难。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