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族谱单开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最终,梁文远还是如愿以偿的洗上了澡。

倒也不是李北玄法外开恩,只是梁文远现在实在是太臭了。

书房的门一关,房间一密闭,李北玄差点被熏得背过气去。

只好把人撵了出去,勒令他,限时一炷香内,洗完回来。

梁文远这才长松了一口气,连忙跑到后间温棚,把自己洗刷干净。

而与此同时,李北玄重新坐回书案前。

把那封已经摊开的诏书,拿起来细读。

这份旨意没有太多花哨的辞藻,用词也极其简略,几乎是将皇帝意图直接摊在桌面上。

战后安抚不假,封赏自然也不会少。

但更重要的是,战机不可失,西域三国必须立刻讨伐。

务求雷霆之势,一战而定。

旨意中虽未明言“灭国”

,但却屡屡提及“兵锋所向,无所回避”

,“不为列国交情所误,不受夷情诡计所乱”

等字眼。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干就完了,别给朕掉链子。

李北玄看完后,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寒意。

赢世民……还真是够狠的。

整篇旨意看似语气平和,实则杀意凛然。

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不留余地”

的决断气息。

尤其是那句“兵锋所向,无所回避”

,看似只是督战之言,实则分明就是一句军令。

这仗,必须打。

而且要打得快、打得狠、打得彻底。

把西域三国连根拔起。

不许有丝毫迟疑,更不许讲什么情面。

而要做到这一点,还真得靠那三万狼骑。

执失烈这支军队,是西北真正意义上的精锐。

刚从血火之中杀出,于薛延陀一役可谓是打出军魂、也打出威名。

若说这世上有什么能让西域三国闻风而动,非这三万狼骑莫属。

他们现在,手还热,刀未冷。

即便长途跋涉了两月有余,但依旧是是最锋利、最不可阻挡的时刻。

而赢世民显然早就看准了这一点,这才在薛延陀未定之时,就提前起意,让梁文远带信给执失烈,把下一步棋都布好了。

不仅如此,圣旨末尾还有一段极不起眼的附文,若非细心,几乎容易被忽略。

那上面写着:“等西域三国平定后,其地并入安西都护府,归属疆界一并划定。”

李北玄看到这行字时,几乎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

这句话乍看平平无奇,实则意义非凡。

因为此刻的安西都护府,虽名为“都护”

,实则空壳。

名义上辖西州、沙州、伊州、瓜州四地。

可这四地中,除了西州还有些像样,其余三地……全是沙砾荒原。

水草匮乏,盗匪横行,兵民不足千人,几近于无。

沙州每年被流沙埋一次,伊州连城墙都补不齐,瓜州连官吏都要从西州借调。

之前光是接纳从安西逃出去的难民,就搞得这几个地方怨声载道,抱怨的信一封接着一封的往安西来。

要不是李北玄开了自动回复……啊不是,要不是李北玄把回信的事儿,交给了铁嘴神箭温元杰老先生,让他好生安抚,这四地守军怕不是早就打上门来,找李北玄要说法、要补偿来了。

所以说,安西现在这哪是什么都护府?

顶多算个边地总管衙门。

还是控制力非常差劲的那种。

尤其是和如今如日中天的安北都护府相比,那更是天壤之别。

安北以丰州为中心,坐拥朔方、灵武、宁边数州。

既有盐铁,又有水草,背靠大漠、面向胡地。

驻兵五万、骑兵万人,堪称国之北门,号称“北疆之钥”

反观安西,风沙扑面,死地八百里,四州不及一镇之地,兵力不过万。

靠着高蔚生和李北玄的交替死撑,才勉强撑下来,还时不时要靠中原接济。

若非赢世民看重这条丝绸之路,只怕早就把这破地方给扔了。

而现在,一句“归属疆界一并划定”

,却像是一道分水岭。

只要这仗打赢了。

龟兹、焉耆、于阗三国将尽数并入都护府辖下。

不再是朝廷外臣名义上的“属国”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治下属地,特别行政区。

军政权、赋税权、驻军权尽归安西都护府掌握。

到那时,整个西域走廊尽入掌中,从沙州一路延伸至葱岭,贯通商道,直达西海。

那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版图扩张。

到那时,安西才算是真正的都护。

“他妈哒,要是执失烈真把这三块地方给打下来,怕不是得单给他开一个凌烟阁中阁……”

李北玄摸了摸下巴,感觉他老丈人这功绩,不说空前绝后吧,但也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