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汉王,赢元昌(1 / 2)

加入书签

待到缕清关系之后,赢高熙放下酒杯。

略一顿,才慢慢续道:

“眼下,靖安王是死了没错,可他还有个亲哥哥活得好好的。”

他抬了抬下巴,目光中带着几分讽意,“也就是孙太嫔的另一个儿子,汉王,赢元昌。”

赢元昌与他那位弟弟的性情,可谓如出一辙,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油滑和深沉。

元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时,还会露出几分孩子气的轻狂。

而赢元昌,却是那种天生的投机客。

谁强就靠谁,谁有势就捧谁,从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样的人,几乎把嗅探风向、投机攀附当成了本能。

早些年赢元昌,在朝中并不显眼。

毕竟靖安王的死,让这一支多少带了些污点。

赢元昌虽然比元方年长,却并不被赢世民所喜,也未曾在重要职务上得到重用。

而按理说,这样的宗室,即便有王爵,也不过是个食禄不理政的闲人,靠着宗室身份混吃等死。

然而,局势在几年后悄然变化。

那时太子赢高明初露颓相,东宫的权威在暗中不断流失,东宫幕僚、亲信甚至连自己的属僚都不太服气。

但就在这个时候,赢元昌嗅到了机会。

他先是以宗室长辈的身份出入东宫,帮太子在一些家族事务上周旋,又借着年纪与辈分的便利,在宴席、诗会、游猎等场合刻意拉近关系。

赢高明的性子,原本就好大喜功、虚荣好面子,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奉承他、捧着他玩。

而赢元昌,恰好能做到这一点。

更要命的是,赢元昌不像一般谄媚的臣僚那样全盘迎合,而是时不时在某些事上出点主意,而这些主意,往往带着几分狠辣与阴损。

太子赢高明,在一开始也许只是听着觉得新鲜。

但日子久了,反倒习惯了这种既能陪玩,又能教他整人的亲王长辈存在。

从那之后,赢元昌在京中的位置,几乎等同于半个东宫的外阁谋主。

许多太子出手的阴招、翻云覆雨的局面,背后都能隐约看到汉王的影子。

所以,赢元昌这个本该是个落魄宗室的汉王,这些年来,反倒凭借这一条太子的线,不但东山再起,还在京中活得风生水起。

出入王公勋贵的宴席如入无人之境,京城各处酒楼茶肆都有他挂账的记录,就连兵部、户部的一些小吏,见到他也得点头哈腰。

“而人一旦嚣张,就免不了结仇。”

赢高熙喟叹一声。

说到这儿,闭上了嘴。

随后抬眼看了李北玄一眼,似乎在等他问出口。

果然,李北玄皱了皱眉,缓缓的配合问道:“殿下,你的意思是,我老丈人跟这位汉王赢元昌结了仇?”

“不是。”

赢高熙挑了挑嘴角,慢条斯理道:“是那个中毒死的贡生,梁卓。”

半个时辰过去。

赢高熙这一番铺垫,前后拉了大半圈。

终于把涉及的人物脉络都捋了个清清楚楚。

而李北玄听到兴头上,也没催。

只端着酒,像是在听一段耐心剥壳的陈年旧案。

挑了挑眉问到:“那然后呢?”

“然后啊……”

赢高熙笑了一声。

随后放下酒杯,开始将事情的始末一一说出。

“梁卓这个人,你我都听说过,底细不复杂。”

赢高熙语气平平道:“此人出身贫苦,好不容易在府试拔了头筹,进了国子监,成了贡生。按理说,这样的人,若一心求学,将来未必不能有个功名。”

然而,初入京城的梁卓,很快便陷入了另一种旋涡。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

寒士恋上青楼女子。

梁卓因为很穷,所以上学的闲暇之余,会卖字画补贴生活。

有一次,他的作品被朋友带去了青楼,恰好被柳妙看到。

柳妙向来喜好读诗看画,便托人引见。

两人一见如故,最初不过是画与琴、诗与曲的雅会之交,不想日久情深。

说到这里,赢高熙抬了抬眉。

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道:“不过,妹夫你也知道的。”

“青楼是个什么地方,迎来送往是她们的职业本分,哪怕柳妙和梁卓之间有几分真心,也注定难免与旁人纠缠。”

所以柳妙身边,除了梁卓,还有个老情人。

而那个老情人,名唤杜相。

此人原本只是京中一名闲散武官出身的小豪客,后来不知怎么搭上了汉王赢元昌的关系,被纳为门下幕客。

杜相生性粗豪,仗着自己得汉王宠信,在京中颇有几分狐假虎威的气派。

自从染指柳妙之后,便将她视作自己的私产,对外声称“柳妙是我的人”,甚至连她接客的名单都要过目一遍。

原本柳妙做的不过是卖笑的生意,卖给谁都无所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