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出狱的排场(1 / 2)

加入书签

李北玄去刑部的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

接人。

就在前一天,也就是贞观十三年八月初一,贡生中毒案终于在三司会审的层层逼问下,出现了新的转折。

而这一转折,说来戏剧,实则却在李北玄的意料之中。

三司经过半月的联合调查,查阅卷宗、走访证人、交叉比对物证之后,得出了一个干脆的结论。

执失烈无罪。

而之所以会这么判,三司的判词里也写得很清楚。

其一,梁卓死时,案发现场出现的那只“桂花糕纸托”,确实是在庭院内被风吹动,恰巧落在死者身边。

其二,坊间所谓“纸托带毒”的说法,查无实据。

纸托经御药署检验,未发现任何剧毒成分。

其三,梁卓的死亡,并非人为下毒所致。

而是因为夏季酷热之下,误食了已经腐败变质的食物,引发急性中毒。

前两条论据,并未超乎李北玄的意料。

但让他,包括马彼德等知晓些许内情的人在内,都感觉有些意外的是,梁卓夫人也在这份判词中平安落地了。

她既没有被认定为下毒者,也没有被追加其他罪名,甚至连“涉案嫌疑人”的标签都没留下。

马彼德得知此事时,还有些意外和内疚。

感觉自己是误会了那个女人了。

还好三司明察,还了对方一个清白。

可李北玄思量过后,却感觉,这依旧是幕后黑手操纵过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这并不是因为那幕后之人心慈手软,想要放过这个女人,而是因为伪造证据实在太麻烦。

要真想把罪名扣到梁卓夫人头上,就得先做足链条。

要有买毒的证人,要有下毒的机会,要能解释为什么下毒之后,还会跟梁卓当场大吵,甚至要补充她是如何把毒下进糕点的细节。

每一个细节,都意味着要多找一个证人、多写一份口供、多冒一份露馅的风险。

而如今风向已变,对方的操盘手明显收了手,自然不再愿意冒这个险,去收尾一个已经失去价值的棋子。

于是,梁卓夫人这个潜在的替罪羊,干脆就被放在了一边。

而执失烈,则得了个无罪释放的结果。

……

放人那一刻,刑部衙门口站了不少看热闹的闲人。

有老兵远远地打量着,叹一句“老将军还是硬气”,也有市井小民指指点点,说他是“命大”。

但更多的人,其实心里已经不关心真相。

毕竟案子翻来覆去折腾半月,坊间已经被各种版本的传言淹没。

谁对谁错,早就被稀释得不成样子。

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而已。

所以李北玄一出面,刑部门口顿时多了几分骚动。

不管是来看热闹的百姓,还是远远探头的差役,眼神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他。

毕竟,这可是蓝田李北玄。

京城茶肆酒楼里三天两头能听到名字的人物。

也几乎是如今的武朝上下,“跋扈”二字的代言人。

不过就算如此,李北玄也一点没打算低调。

反而大张旗鼓地带来了一整套去晦气的行头。

柚子叶早已泡好,放在铜盆里温着热水,旁边还摆了几束艾草和桃枝,甚至还有两大盘剥好的蒜瓣,和一盆撒着朱砂的糯米团。

看得出来,他是认认真真地按着民间“驱邪去晦”的全套规格来准备的。

而镇国公府、定远伯府、以及九江公主府和太平公主府……各家的家将部曲,也都各个提着竹篮,一一摆在刑部门前的青石地上。

阵仗摆得齐齐整整,甚至还点上了两炉沉香。

那股淡淡的香气往外飘,不仅压住了门口的霉味,也让整条街的气氛,都莫名其妙地变得庄重了几分。

人群里立刻有人窃窃私语。

“啧,这一看就是接贵人的架势啊。”

“哼,亏得他还有脸,这案子……算了算了,不敢说。”

“可话说回来,这么接人,倒是挺讲排场的。”

李北玄对这些耳语充耳不闻。

只是手里拿着一条雪白的毛巾,静静地等着。

午后时分,刑部的大门吱呀一声推开。

执失烈在两名差役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李北玄见状,立刻挑了挑嘴角,随后抬了抬手,对身后的家将部曲示意。

“去。”

两名家将闻言,立刻提着铜盆迎上去,将温热的柚子叶水倒在木桶里。

执失烈刚一踏出门槛,就被请到桶前,先洗了手,再用毛巾擦了脸。

随后,艾草在他头顶绕了三圈,桃枝轻轻拍过肩头,糯米团在胸口滚了两下,最后才由李北玄亲手将一方新巾递到他面前。

这一整套动作,从容、流畅,带着一种近乎仪式化的意味。

见状。刑部门口看热闹的人全都看呆了。

他们原本以为执失烈出来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