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这流程不对啊(1 / 2)

加入书签

听到张子龙这番判断,屋内气氛顿时冷了下去。

他们都是锦衣卫的人,都是查案的行家里手。

在听完张子龙的这番话后,他们心中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一件事。

烈记行货,并不是下毒的第一案发现场。

毕竟,若是毒源来自这间铺子,那么必然会在糕点本体上留下痕迹。

哪怕清理得再干净,也不可能滴水不漏。

而现在,糕点本身干净得出奇,整个铺子也未有发现任何投毒用的容器或器具。

甚至连最基础的毒物残粉都找不到。

这结果十分明确。

毒,不是在铺子下的。

也就是说,执失烈的铺子,虽然卖出了那盒致命糕点。

但真正的投毒行为,至少发生在糕点被买走之后。

查到这里,案情的方向突然复杂起来。

据查,死者梁卓,是太学贡生。

昨日傍晚,他曾前往烈记行货购入一盒桂花糕,据说是要送给某青楼女子,想借此表情达意,讨好欢心。

但那名女子并未收下糕点。

于是梁卓便提着点心,失望离去。

从铺子离开到他毒发身亡,前后时间虽不算长,但也有将近四个时辰。

这期间,梁卓曾在南市闲逛,路上也曾借宿一位同窗短暂闲聊。

最后回到自家住处。

三更后突然毒发,很快死于腹痛呕血。

而这整个时间段里,梁卓并非全程独处。

他接触过人,去过多个地方,也中途休息、吃过东西。

糕点从他手中被反复提起放下,甚至极可能被人动过手脚。

换句话说,那盒致命糕点,并不是在铺子里变成致命的。

而是离开铺子之后,被人悄然动了手脚。

凶手真正动手的地方,很可能是贡生梁卓离开之后的某个节点。

而那名未收糕点的青楼女子、那个让梁卓借宿的同窗、路上与他有接触的牙行仆从、以及最终与他同住的仆人、书童,甚至可能包括途中他歇脚的茶馆伙计……

每一个,都可能是投毒之人,或者至少,是投毒发生时的在场者。

一时间,屋内气氛有些沉。

众人低头不语,脸上都浮现出相同的表情。

失望。

不是因为查不到毒,而是因为这条线,几乎是彻底断了。

毕竟京城那么大。

梁卓从南市走到太学,再回住处,途中经过的人、事、景,数不胜数。

哪怕只是四个时辰,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出一个动手脚的人,几乎不可能。

再说那桂花糕本就是寻常之物。

能携带,能分装,也方便动手。

只要有人跟在梁卓身边足够久、有足够的接触时机,再加一点技术和手法,要在中途动手,并不难。

可难的是,找到他。

查案经验丰富如他们,也明白这一点。

想从梁卓身边的一大堆人里一个个排查,等于大海捞针。

能查,但代价高,进展慢,还极可能什么都查不出来。

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远处风声扫过门口的封条,发出轻微的飒飒声响。

张子龙看着手里那块干净的桂花糕,叹了口气,把它放回盒中。

“没办法查到毒源。”

众人一时无语。

可就在此时,李北玄忽然开口了。

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解,更带着几分讥诮:“那他娘的……也就是说,现在根本还不知道毒是谁下的,刑部就急吼吼地把我老丈人抓走了?”

他声音不大,却仿佛一块石头砸进了死水里。

众人猛地一怔,随即纷纷抬头看向他。

马翼德一脸迷茫,嘴张了张,还没说话,赵孟起却已经反应过来,脸色骤然一冷。

往前迈了一步,眯着眼道:“对啊!我们现在都查不到凶手,连毒从哪儿下的都不知道,结果刑部那边,就能快到第一时间封铺、抓人?这不对啊!”

而李北玄也眯了眯眼,轻声问道:“对,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

“谁报的案?”

“这案子,从现场情况来看,就是普通民间命案。一介贡生,家世不显,又不是勋贵之后,也不是朝中官员,按理说……这该归谁管?”

李北玄说完,抬眼看向张子龙。

张子龙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回道:“应该是京兆府。贡生虽然有品籍,但在正式入仕之前,还是归京兆尹衙门管。民间命案,尤其是这种没牵扯朝官身份的案子,第一接案的,必须是京兆府。”

“对。”李北玄点点头,继续道,“正常程序,应该是地方坊卒报案,验尸,再由京兆尹派人来查,然后再根据案情轻重,决定是否上报大理寺或刑部会审。”

“但现在呢?”

“尸还没凉,铺子就被贴了封条,人还没断气多久,我老丈人就被送进了天牢。这一套操作,真是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