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生就是搞钱的好料子(2 / 2)
练之余,石友城和媳妇也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随着石友城的名声越来越大,他顿感自己的压力也大了。
务农的时候,也更加专心,写书的时候也更加谨慎细微。
因为书籍代表的不仅是千户所的颜面,还关系到百姓的收成。
县衙最大的财政窟窿就是河道。
灞河即将有水师驻军,河道也是重中之重。
农忙过后,熊战带着全县的百姓,开山炸石加固河堤。
顺带着,还兴修各种引水工程,防备旱灾造福百姓。
书院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谢子华一直觉得,读书是很难的事情,考秀才和举人更是难上加难。
可不知道为什么,转学到了蓝田书院之后,竟然觉得学习轻松了许多。
务农、骑马、射箭……劳逸结合。
至于写文章更是简单,李北玄把记忆中历朝历代的考题全都拿了出来。
想中秀才、想中举,刷题就完了,总会有瞎猫碰死耗子的时候。
很快,童试也开始了。
童试即童生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路的开始。
应试者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他们被统称为童生。
通过了童生考试,就能成为秀才去参加乡试。
童试通常情况下是县令和当地的学政主持,连续考五场。
国子监不光负责出题,还会派人过来监考。
蓝田县共有童生三百六十人,童试的升学率竟然占到了九成。
这个劲爆的消息瞬间,引爆京城。
弘文馆的学士、教授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