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铁蛋颇类其父,阿飞身世之谜!(3 / 6)
地方的,实在不行你去跟他们谈一谈收购好了,这种小厂的局限性很大。”
“行,我跟任总商量一下。”庄旭点头,被不远处別墅二楼传来的欢声笑语吸引了注意力,又有些好奇道:“阿飞人呢我给他带东西来,怎么一直看不到人”
这说的是过年礼物,庄旭是个厚道的温润君子,自然不会落下这个家人一般的小兄弟,逢年过节都有他的一份。
只是路老板听到这句话后表情很是精彩,半响才在庄旭疑惑的目光下感慨:“咱们俩当年吹过的牛逼,变成现实了.””
“什么意思”
路宽自然没有节外生枝扯出小鹰號的事,只轻轻揭过:“我请朋友安排他到部队特训,提升一些枪械能力,以防在国外的时候抓瞎。”
“因为涉密部队比较敏感,上面要对他做身份背景的审查。”路宽顿了顿,“还真查出头绪来了..”
庄旭笑著锤了这个骗死人不偿命的师弟一拳:“这下好了,无心插柳柳成荫,你所谓的涉密部队的能量自然是很大的了”
隶属最高级別的內卫部队,各方面自然都是顶配,领导身边无小事。
即便是给这位爱国者高配的標准,但从之前的敏感技术进口到这次的小鹰號航母,总参显然也认为这是对他的必要保护。
並且未来还可能发挥更大价值。
“我想起来了!”庄旭一拍脑袋,“当初阿飞从香江来给你送钱,一脚把吕长春端翻,你拿帮人家寻根的藉口留住了人。”(97章)
“当初我们在宾馆里喝酒吹牛,他说自己祖籍在延边,我看他的身材、五官就像朝鲜族人。”路老板有些小尷尬,“没想到一语成!他真的是朝鲜人,都不是朝鲜族。”
当初他见到面冷心狠的阿飞第一眼,就觉得颇似《黄海》中的绵正鹤的做派,那是一个把棒子黑帮搅得天翻地覆的朝鲜男人。
“那他怎么到的国內又去了香江”这下轮到庄旭懵逼了,怎么这个一年到头都讲不了几句话的小兄弟还是个国际友人了
当然,只是以血统而言。
路宽嘆了口气,想起前天秘密地去了一趟总参,在作战局与覃远洲、阿飞当面获知的秘辛:
1994年,朝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进入了著名的“苦难行军”时期。
大量平民为了生存,链而走险越过中朝边境,进入延边等朝鲜族聚居区寻求生机,这是当时眾所周知的国际人道主义危机。
这群人也叫脱北者。
阿飞的父母正是在94年左右、这场大饥荒中最艰难的时期,带著还不到7岁的阿飞从朝鲜两江道或咸镜北道等地,冒险越过图们江,进入了吉省ybcxz治州。
他们是无数“脱北者”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但很不幸的是阿飞的父母並没有坚持到进入天朝,在途中患病去世,阿飞也被託付给了一位同行的乱离人,也即带他到香江的那位。
庄旭听得一脸晞嘘:“所以怪你当初找的人草草了事没查出端倪,还是这回叫部队的同志细心帮了大忙。”
“也不算。”路老板厚著脸皮挽尊:“上世纪90年代这种事情又哪里查的清楚,阿飞的父母根本没有进入內地。”
“之所以现在能查到这些秘辛,是因为当时驻守延边地区的边防部队详细记录了大量非法越境事件,包括时间、地点、抓获或遣返人员的简单信息。”
“这些尘封的档案是第一手资料,当地民政部门没有存档,只有部队可以系统调阅这些档案,就这还是走访了一个老兵得知的信息。”
路宽感慨道:“老同志回忆当年的事情,说那阵子从两江道过来的人特別多,依稀记得有一对冻僵冻死的夫妇,把孩子塞给了同乡人。”
“他那时候还是个被饿得七荤八素的半大孩子,什么都记不大清。”
“一直到97年香江回归、98年金融危机后港岛劳动力奇缺,全东南亚都有偷渡客都趋之若鶩地朝这个自由港去。阿飞的这位他称作叔伯的同乡带著他偷渡过去,最后谋生无门,还是混起了帮派。”
“叔伯死后,他小小年纪就这么凭著不怕死的倔劲,在地下拳市打出来了。”
温榆河畔的残雪在在冷风中泛著青灰,冰层下的暗流偶尔顶起浮冰,发出沉闷的断裂声。
想起这个被时代巨轮碾碎人生的朝鲜孤儿,连父母冻毙的风雪也许都成了边防档案里两行褪色的钢笔字。
路宽与庄旭久久无言。
他们並肩站在河岸的枯柳下,看著枝婭上垂掛的冰凌像是倒悬的剑戟,將两人身影割裂。
庄旭半响才轻嘆道:“他比我们好一些,好列小时候还见过亲生爹妈,只不过太小,应当早就记不清了。”
“嗯。”路宽轻舒一口气,“他晚上赶回来,这几天算是把整个延边当年的关係人查了个底朝天,有部队帮忙,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亲人的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