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蒋经国二打金马(2 / 5)

加入书签

能做的特效先做出来看效果,顺利的话……”

路老板沉吟了几秒:“11月之前拍完就很不错了,后续素材的整理和交接、3d资产的完善、特效模拟和解算,至少要近半年的时间,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唯一的优势就是我们的previs(动态预演)精修是边拍边做的,实拍的时候已经根据画面调整了虚拟镜头的匹配度,摄像机的运动轨迹、角色走位已经进行过一次修正。”

影片预计全球公映时间是6-8月的暑期档,一是和《阿凡达》拉开时间差距,二也是和问界、吾悦今年密集的贺岁档电影错开身位,免得自家的排片打架,三是这个时间节点是全球性的电影旺季。

张一谋默然地点点头,他没有拍过科幻,对先进技术的了解说实话一般。

如果不是因为北平奥运会开幕式,通过路宽引入的包括无人机、巴可水幕、led改良的国际最前沿技术,很多国内导演根本无从知晓。

就像近代西方通过坚船利炮给东方国家带来先进热武器的震撼一样,电影产业的特效宣传一般也是从大片侵袭开始的,譬如《阿凡达》和12月国内即将上映的《2012》。

“有的电影烧钱,有的电影烧时间,科幻真是在拿钱烧时间。”张一谋有些感慨,觉得后面的话又不大好讲了。

路宽跟这位老学长不玩什么心眼子,直截了当地笑问道:“张导你跟我还磕磕绊绊啥,赶紧说!”

张一谋脸上笑出一道道沟壑:“一个是给你和伊妃送邀请函,10月6号在鸟巢的《图兰朵》歌剧,我吸取了咱们开幕式的一些科技手段,请你们来‘看看戏’。”

“你看你有没有时间,拍摄实在……”

“好啊!我现在是每个月抽两天时间给剧组放假,我自己也回家看看孩子,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到时候肯定来捧场。”

张一谋1997年首次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执导歌剧《图兰朵》,1998年推出紫禁城太庙版,以实景与东方美学惊艳世界。

这一次的鸟巢版是他时隔11年后对同一剧目的第三次重大创新,旨在突破传统舞台限制,结合奥运场馆的现代性,会通过声光电技术呈现宫殿、刑场、江南水乡等场景,以抽象化影像替代太庙版的写实布景,突出“现代感”。

就像刘伊妃去年在人艺沉淀自己,导演通过奥运会开幕式、《图兰朵》歌剧这样的大型晚会调整自己的艺术视角也是一种沉淀。

这一次老谋子决定把地点放在鸟巢,一是响应国家号召,解决奥运后场馆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二是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重要文化活动,兼具国家庆典与国际文化展示的双重意义。

“第二个,我也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张一谋斟酌道:“今年上半年精力基本都放在《图兰朵》上了,这几个月一直在考虑下一部电影的题材……”

“我想把《历史的天空》中,魏特琳保护女学生那一段拎出来细节化编剧一下,你觉得怎么样”

“严歌灵的一部小说叫做《金陵十三钗》,她当时也是参考的《陷京三日记》和张纯如的《金陵大屠杀》,我觉得有很大的改编潜力。”

老谋子沉吟道:“魏特琳日记里那些女学生,是纯洁的象征,是民族的希望。但恰恰是那些被世人鄙夷的风尘女子,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替她们赴死。”

“严歌灵的原著妙就妙在,她不是简单地把妓女塑造成英雄。她们怕死,会算计,有的还想趁机逃跑。但正是这种真实的人性挣扎,让最后的牺牲显得更加可贵。”

他面带期待地看着自己这个小师弟,还是非常渴望获得他的认同和协助的。

张一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

首先编剧太差,其次受张卫平的场外因素“骚扰”较大。

以前就算了,但就像刘伊妃“一见杨过误终身”一样,经过上一次《山楂树之恋》中前所未有地自由、开放、轻松的创作之后,张一谋有点上瘾了。

多少年了,这踏马才是拍电影啊!

如果路宽觉得项目不错,哪怕自己少拿点导演费用,把份额再让渡一点给问界让他挂个制片人,给张卫平十个胆子现在也不敢啰嗦一句有的没的。

这就是张一谋性格中的软弱性了,既没有和张卫平决裂的勇气和态度,但作为一名导演又极度渴望舒适的创作环境。

当然,即便问界不感兴趣,他也想跟路宽聊一聊剧本的改编,也不担心后者不了解这段历史,因为严歌灵小说的重点取材对象就是张纯如的著作。

“这样啊,其实也可以。”路老板假作思考,没想到老谋子的世界线被他通过《山楂树之恋》搅乱后,又因为《历史的天空》回归。

张一谋上一世对《金陵十三钗》的兴趣是从奥运会之前就开始的,他在白天处理开幕式事务后,夜间与编剧刘恒讨论剧本,同年购得严歌灵小说版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