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柳总,我是来给老婆买生日礼物的!(5 / 11)

加入书签

笑意,眼神却犀利如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揭开某个惊天秘密。

“各位观眾朋友,欢迎收看《老胡不胡说》系列解密节目,第一个系列要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有关日前被议论颇多的连想混改,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吧。”

“我们將以事实为依据、法律规章为准绳,以故事解密的方式娓娓道来,为您深度剖析这场闹剧的前世今生。”

“好,”

老会长盯著屏幕,略有些蜡黄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他乾瘪的手指紧紧攥著座椅扶手,青筋暴起,眼睛死死盯著画面中胡锡近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面前的午饭热气升腾,却已经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视频里,胡锡近正用他那特有的、带著几分戏謔却又一本正经的语调讲述著事情原委。

倪广南、张杰们愤怒的控诉,经过问界影视编剧部门的改编、补结合天映画专业团队的动画和特效製作,以及老胡低沉生动的敘述,最终以一种大型商战解密故事片的形式,呈现在观眾眼中。

见鬼,这是拿了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电影奖项的嫡系编剧、剪辑等製作团队啊!

全中国还有比这个团队更会製作商业片的么

只是现在被路宽用到了给吃瓜群眾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逼格已经不可谓不高了。

老胡自己踏马的几辈子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当问界在半个月之前向他拋来橄欖枝,老胡真正走近问界大厦去录製节目,触及到这艘文化航母的一角时,穿越者掌控的舆论资源,是他根本无法拒绝的。

上一世被如何戏称叼飞盘暂且不论,现在他已经像早前的卓韦一样被暗暗收编,成为了2009年当下的“司马夹头ps”。

胡锡近本身在这个时代的口碑也不算差。

他在93-96年深入波赫前线进行战地报导获得一致认同,从05年任职《环球》总编开始,用四年时间將该刊带回了百万级销量的行列,只在楠方等报业集团之下。

於是老会长眼中的他,正在以“说书人”的风格主持,结合歷史档案、当事人採访、动画演绎、情景再现等手法,將连想的股权变迁、技术路线之爭、商业博弈等复杂议题,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商业谍战剧”。

每集结尾留悬念,引导观眾“追更”。

总时长半小时的第一集快要结束,老会长不算太落伍,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被称为“弹幕”的东西,只觉得眼前发黑,头皮发麻。

“臥槽!原来连想的『技工贸』路线是被他硬生生掐死的倪广南太惨了!”

“2001年股改就是一场资產大甩卖!现在29%的股权也就这么贱卖了”

“老胡牛逼!这节目比《大明王朝1566》还刺激,连想版严嵩是吧那柳琴不就是小阁婊”

老会长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些弹幕里夹杂著大量他从未在主流媒体上见过的尖锐质疑,甚至有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却被胡锡近用档案、动画和採访还原得清清楚楚。

更让他心惊的是,弹幕的舆论风向几乎一边倒:

没有人关心“问界是不是幕后黑手”,所有人都在討论“这一次到底流失了多少资產”、“收购ib个人电脑业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正如刘伊妃所说,议题又被公关公司老板巧妙地“转移了”。

你不是用“低门槛的衝突敘事,覆盖高门槛的制度討论”吗

我就把制度討论的高门槛降低,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是以全球顶尖的电影团队製作的节目为媒介;

以百万级发行量的《环球时报》总编的敘述做桥樑;

以註册用户在1.8亿左右的国內最大视频网站以及微博作为舆论集散地。

符合这些全部反制配套和舆论对攻实力的,纵观东大也只有问界满足条件,这仍然是多年“篳路蓝缕”的產业积累,练就的內功。

伴隨著標誌性的“因此,老胡认为……”,第一集进入尾声。

十秒不到,自动播放的下一集已经开始,当“胡说八道”的那张脸再次映入眼帘,柳琴终於忍受不住,操作滑鼠叉掉了界面。

“爸,饭都凉了。”

“爸!”

“去门口守著。”老会长语气平淡,並没有上午的勃然大怒,枝般的手指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

键盘上的数字已经磨得发亮,老人颤抖著按下快捷键,通讯录里只存著几个没有备註的號码。

柳琴面色焦急却不敢再多说,静静地站在门边。

电话接通,但老会长的声音谦卑、低沉得几乎叫她听不见。

她眼中从小到大都颇为崇拜的父亲正站在窗边,夕阳將老人佝僂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的影子像一株即將倾倒的老树。

这一刻她的心里驀然浮现出一个老艄公的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