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扯下辫子,昂首向前(4 / 5)
文明的脐带血。”
“我对西方的艺术文化很欣赏,但是对于让牛在屠宰场统一电击,让番茄在集装箱里熬红,再统一端到餐桌上,没有太多品尝的欲望。”
采访到了这会儿,年过半百的艾略特也不禁有些小抓狂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甚至要比K街的政客们还要油滑。
他的根本目的不是刻意为难路宽,而是要在对抗中找到突破口,发掘一些关于他、东大、文化的新题材,以供撰稿和发酵。
可到现在为止,艾略特丝毫没有能撼动路宽此前给自己打造的世界公民的人设,一切试探都还是在防御罩外打圈。
拿出这种不大不小的借口表达对于入籍美国的“丑拒”,既不会触怒美国民众,也不会撕下他身上的标签。
西方社会最注重个人情感的体验,我就想吃点儿家乡菜怎么了?
“路,谈到你的未婚妻Yi Fei,我们了解到她也在纽约生活过不短时间吧?”
“是,大概四五年。”
艾略特微笑道:“她为什么会在成年前放弃了美国国籍呢,这应该是在认识你之后吧?是否有你的影响?”
还没等路老板回答,西方记者主动打上补丁:“她不会也吃不惯西方食物吧?”
路宽想也不想地否认:“不会,她很能吃,胃口很不错的。”
刘小驴:?
“她退籍的时候才15、6岁,显然是监护人做出的决定,但应该同所谓的中美立场无关。”
“因为她的母亲刘晓丽女士是美籍华人,退籍应该只是出于对女儿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
艾略特面无表情地看了眼他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难缠的受访者,决定打断一下节奏。
“Lee,给路续上咖啡。”
“是,先生。”
约莫五分钟后,这位《时代周刊》的记者重新调整了方向,决定从他的商业版图入手。
“路,你在国内掌握了相当的舆论渠道,应该也看过很多底层疾苦,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中国导演一样在电影中做艺术思考,有现实题材的作品诞生?”
“不同导演的视角不同,不能都去发掘黑暗面,也不能都一味地赞颂吹捧。”
“我在国内的电影公司春节档会有一部作品,讲的是年初南方雪灾中的旅途奇遇,算是把自然灾害融入到商业片叙事中去,这也是一种视角。”
路宽解释道:“我在所有作品中发掘的都是人性的光辉和希望。”
“《返老还童》里有美军支援的飞虎队,《异域》里也是全人类携手对抗天灾和巨变,即便是《天空》这样对抗性比较强的题材,我们也邀请了渡边谦和坂本龙一,参与到创作中来。”
“我秉承的一个观点是,艺术不为政治辩护,只为文明佐证。”
镜头里的路老板侃侃而谈,一副戴着世界大同眼镜的世界公民的模样。
他仍然紧咬着艺术和文明、人性这些普世价值来作答,避免掉入政治旋涡与陷阱中去。
即便是在柏林影展的慷慨陈词,论点也一直停留在全人类的善恶价值观,对鬼子的审判,只带有民族立场。
艾略特追问:“你把中国文化渲染地很美,对于美国文化似乎没有太多探索?”
“当然有!”路老板信誓旦旦:“我们已经着手开始与各大电影公司谈判,按照当初签订的条款,提前支付报酬将漫威的超级英雄收回。”
“目前是计划在2008-2012年,从《钢铁侠》开始,先通过5-6部单体电影,譬如《无敌浩克》、《雷神》、《美队》等引入核心角色。”
“在下一阶段再通过链接作品将超级英雄集合,通过事件联动打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我称之为漫威宇宙。”
艾略特心里像是吃了苍蝇一般。
怎么自己每一个进攻的方向都有重兵囤积呢?
采访撕不开裂缝,那这一次的《时代周刊》就只能沦为路老板本人的扩声筒和宣传工具,不会有任何有价值和深度的题材诞生。
路宽仍旧在侃侃而谈:“中国人讲,听其言,观其行。”
“我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概念引入国内,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向世界推广。”
“在国内我们有最大的电影公司和排名前列的互联网媒体,在国外和米拉麦克斯、狮门、迪士尼都是坚定和合作伙伴。”
“就像美籍华人Iris女士所讲,中美民间有着深厚的交往基础,我们不必秉着非此即彼的冷战思维去思考问题,艺术和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命题。”
开门!自由贸易!
开门!文化输出!
这本该是美国秉持的立场,但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前的中国富豪嘴里说出来没有一丝违和,因为他确实就是这么做的,顺历史大势而为。
艾略特无奈地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