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剑走偏锋(5 / 7)

加入书签

想要向组织寻求一些帮助。

6月20号晚,西城区大翔凤胡同24号。

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门后藏着一家典雅的私房菜馆,梅府家宴。

这座由梅兰芳故居改造的院落,保留着民国时期的青砖灰瓦,门楣上是梅葆玖的题字匾额,边上还有一枚小小的梅铜钉为记。

晚上七点多,刚刚结束了“互联网创新峰会暨数字娱乐产业论坛”的老马匆匆赶到。

由于今天被几位内地豪富包场,服务员在他进入后将黑漆木门在暮色中悄然闭合,市井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

梅府家宴的侍者无声引路,青砖墁地上倒映着廊檐宫灯的碎影,正厅“缀玉轩”内《贵妃醉酒》的戏服真迹悬于中堂,金线刺绣在琉璃罩下泛着冷光。

“柳会长,几位,我来迟了。”

桌上的王建林、李彦宏率先起身,柳传之动作迟了两秒,上前客气地同他握手:“你是论坛的主讲嘉宾,迟到就迟到嘛,大不了多喝两杯,是不是”

老马甘之若饴:“应该的,今天都是好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嘛。”

今天的饭局组合是三位泰山会成员加一个他们眼中的香饽饽——万哒老王。

柳会长此前和泛海的卢总一起拜访过了万哒,代表马芸提出了邀请万达入股华艺的想法,只不过后者第二天就婉拒。

第二天就拒绝,似乎没有经过周密思考,颇为敷衍,一点也不考虑是不是会有得罪前辈的风险。

这是王建林曾经作为军人的果断,如果要得罪,那就得罪,但企业的核心利益不能受损。

但这个婉拒的措辞,加上今天能够拨冗再来赴宴,赴一场他在得知了出席人员后就心知肚明目的的“鸿门宴”,又是这位商海豪杰的圆滑了。

王建林心中关于华艺股权疑云的猜想一直挥之不去,也无法真正确定,但他是打定了主意不想趟这个浑水。

柳传之坐在正北的主位,老王坐在他右手第一位,是为主宾;

李雁宏今天也是来帮忙敲边鼓、摇旗呐喊的,马芸自然要把次宾的位置给他坐,排在柳传之左手边。

老马自己敬陪末座,态度和煦谦恭,一点也没有刚刚在论坛上的意气风发。

关起门来,谁还不知道谁的情况啊

几人一番推杯换盏,没有商务宴请上的繁文缛节和庸俗规矩,大家各凭心意互相敬酒,讲一些行业内的趣事逸闻。

柳传之先渺渺地提了句开场白,算是给马芸抛砖引玉。

“我下午看到《财经》的一篇文章,是胡苏立手下的一个记者写的,措辞比较尖锐,但我觉得挺有道理。”

“胡主编啊她是厉害的。”王建林眉头一挑,显然对这位《财经》的联合创始人久仰大名。

胡主编是国内财经杂志的头面人物,身世斐然,总体而言对新闻自由特别是国内证券市场的规范化有过贡献。

关于其人的立场和面目众说纷纭,譬如她接受过多少西方基金会和记者协会的褒奖和光环,譬如后世力挺连想,对质疑者说不。

柳传之悠悠道:“这篇文章阐述了问界体系未来发展的前景,指出了智界上市后充裕的现金流,将会如何反哺院线业务的扩张。”

他说这话时只是指尖轻叩老红木桌面,王建林心下暗叹,这是今天鸿门宴的第一个讯号。

“在文章的最后,这位记者给了华艺和问界现在的竞争关系,一个中肯的评价,至少我认为是中肯的——”

“华艺的眼中是问界,但问界的眼中是全世界。”

“哈哈哈!”马芸听罢抚掌大笑,似乎这件事同他一点关系也无:“这句话有新闻人的锐利,我喜欢,况且也确实是这样。”

老马长叹一口气:“讲实话,今年是阿狸和华艺都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在贯彻‘大桃宝战略’,华艺也做上市前的最后铺垫和准备,只是。。。”

他面带苦涩地端杯自饮:“大家也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我是不好怎么样去责怪华艺的,总归是为了大家的事业着想。”

“但这一跤摔的,确实是有些重了。”

李雁宏笑而不语,这话略有些岁月史书的意思了。

他就不信华艺掀起的有关部门速查和“倒路运动”没有你马芸的参与,仅凭华艺的能量也搞不出这种阵势吧

柳传之呵呵笑道:“谁还不是泥地里摸爬滚打起来的,你看看建林,当初毅然决然地从体质内下海,不也走过弯路,再看现在呢

“建林,尝尝这道‘游园惊梦’,用三年老鸭吊的汤底,配云省的松茸,取的是《牡丹亭》里‘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意境。”

王建林主动端起他的汤碗,客气地给老前辈盛汤:“好,好,柳会长先来。”

李雁宏捧哏道:“王总我是佩服的,我们白度还是2005年上市以后到上地、西二旗拿的地,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