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自导自演(4 / 6)

加入书签

> 这里属于北四环的亚运村商圈,位于安慧北里逸园5号楼,距奥运大厦仅有800米,专为奥运期间接待外宾在去年升级装修。

菜品主要是改良版的谭家菜,黄焖鱼翅、清汤燕窝一类。

“好了学姐,真别点了,我们仨吃不完的。”

顾筠得偿所愿,简直笑成了一朵:“好好,那我们先吃,不够再上。”

张一谋笑着调侃:“小路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总之我今天是来蹭饭的,只负责吃。”

“学姐,我是有个想法,不过还不太敢确定。”

“路导,赶紧讲讲。”顾筠像是看见了大救星:“要么我们喝点儿”

路老板摆手:“那不行,工作纪律在,中午哪儿能喝酒。”

“是这样,我先讲讲吧,请张导先帮着参详一下,也是我为自己后面的的电影未雨绸缪。”

此言一出,不但是顾筠期待万分,连张一谋也有些求知若渴了。

俩师兄弟现在算是朝夕相处了,路宽跟张一谋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女友小刘都要长。

繁忙的奥运工作之余,或者在奥运文艺汇演的节目中有了哪些心得,都会没有保留地互相取经。

是以老谋子有些纳闷,这是又从哪里擎住了一道灵感的电火

路老板笑着解释:“其实,我也是从这次奥运会里得到的启发,两位有没有想过无人机拍电影,或者拍摄素材”

顾筠是全程跟踪的纪录片导演,算是奥组委的核心人员之一,对她自然没有隐瞒点火方式的必要。

只不过她尚且愚钝,没有领略路宽话里行间的真谛,但老谋子已经双眼瞪得溜圆了。

“我还真想过,也是因为咱们这点火方案出来以后,但没有仔细考虑无人机拍摄在电影拍摄技法上的创新运用。”

“2001年底拍《英雄》的时候,那一段长城的俯瞰戏我们还是租的直升机,还有那一段戈壁战场也是,但成本太高,姜志强都直呼吃不消!”

路老板哈哈大笑:“无人机便宜啊,我们大疆现在入门级的eh-1电动无人直升机只要15万,不过云台的技术壁垒比较高,还在下一步研发阶段。”

“目前用于测绘和精度不高的素材拍摄是够的,但有了载荷的续航能力暂时还是问题。”

后世无人机用于影视作品的素材拍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王保强的《hello!树先生》,以及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

但大规模运用是2014年大疆 spire 1的推出,这是首款支持 4k视频拍摄的专业级无人机,搭载禅思x3相机,飞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老谋子在《长城》中首次使用 spire 1拍摄了军队行进的低空镜头,实现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快速跟拍,效果很好。

现在的大疆具备这样的拍摄能力吗

显然还差得很远。

无人机拍摄的主流还是分离式设计,硬件架构属于典型的平台+载荷。

想要完成电影级别画质的拍摄,除了无人机本体的动力系统、飞控、电池、机架等基础技术外,通过专用云台与无人机连接的摄像机也是重中之重。

云台负责抵消飞行振动,并支持俯仰、横滚、平移一类的摄像机角度控制。

路宽现在提出来,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创造逻辑上的便利罢了。

“我设想中的未来的无人机拍摄,可以突破传统拍摄设备的高度、地形和安全限制,能够轻松实现高空俯瞰、低空穿越、环绕跟踪等视角,这是最大的便利。”

“张导,你想想《英雄》里那场胡杨林对决,无人机能贴着剑锋俯冲,让金色叶片像瀑布一样从镜头两侧炸开;《十面埋伏》的竹林追杀,穿越机能在竹梢间以60公里时速蛇形跟拍,带出你想要的刀光与翠浪的眩晕感。”

“想象一下,感觉如何”

这种诱惑对一个导演来讲简直是致命的,特别是善于玩弄色彩的张一谋。

给他以更精巧的拍摄工具和摄像角度,就像是给国画大师不同规格的画笔,能呈现出的内容是颠覆性和创造性的。

后世的《八佰》中通过无人机完成了从苏州河对岸环绕四行仓库的长镜头,最终悬停在距地面1米的高度,实现了传统设备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

此外,无人机还能在狭小空间如山洞、废墟中穿梭,为战争片、灾难片等类型电影提供了更真实的临场感,这些都是传统摄影机所不具备的能力。

现在他以后世的视角给面前的两位导演描绘出未来画面,怎能不叫他们听得心旷神怡呢

但路老板今天的目标不是张一谋,是顾筠。

后者忍不住追问:“路导,现在大疆的无人机能做到什么地步刚刚你说的。。。”

“都做不到。”路宽笑道:“不过基础测绘和大概1080p全高清级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