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养望(3 / 4)
盘子的整合做大。
因为他们笃定自己能够在里面分到一杯羹。
面对佟刚的暗示,路老板也不卑不亢地接招。
“佟局,我也是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今天我会从自身的角度阐述我的看法,我一向是闻过则喜,到时候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姜平从一进门就开始观察他,从赵雁子、任重伦等人嘴里已经听了很多他的轶事。
张红森笑道:“佟局给今天的座谈会定了调子,叫既往不咎,畅所欲言,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你小路导演嘛,呵呵。”
北电的导演系主任谢小金敲门进来:“各位领导,准备开始了。”
佟刚放下茶杯:“走!”
众人蜂拥而出。
佟刚等领导入座,现场响起掌声。
由于是座谈会形式,今天受邀的被解禁导演自然在列。
其余行业内重要人士、导演、演员、行业协会分坐会场中间区域,外围是旁听席。
从刘伊妃现在站的这个角度看过去,在一群叔叔大爷辈的领导中间,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路宽的确比较扎眼。
也无怪韩山平建议他把胡子留起来,让自己看着年龄大一些才不那么突兀。
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给与会嘉宾倒水,只是从小娇生惯养,让她去搞武戏打拳、踢腿还可以。
给路老板倒水的时候还溅出水滴烫了他一下,自己倒是尴尬地笑笑跑掉。
电影局官员首先开场,宣布了对贾科长、王晓帅、路学长等导演的解禁,预告着这些地下导演可以走向地面公开拍片。
全场的议论声不绝于耳,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听到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还是不免有些错愕。
你们什么时候也知错能改了
佟局长清了清嗓子:“长话短说,今天要把时间留给大家,留给各位电影业的精英和从业者,特别是导演行列的同志们。”
“大家也都知道,随着国家加入wto,进口片的配额提升到了每年20部,以我们目前国内电影的质量和数量来看,显然是无法抗衡的。”
他看了眼北影厂、西影厂的几名代表:“特别是各大电影制片厂在开放统购统销后,由于直面市场化的冲击,这几年已经有些难以为继。”
听到这话,国营厂的与会领导们都默默地低着头,避免和他对视。
“今天咱们关起门来说话,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刚刚所说的质量和数量上的差距,我也不怕自曝其短,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吧!”
“截至去年,全国大概有40家以上的国有制片厂,30余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5条院线和30多万的从业人员,但是电影年产量大概只有100部。”
“作为13亿人口的国家,我们的电影票房只有4700万人口的韩国的1/4,在这100部电影里能够正常上院线获得利润的,加上进口片也不到40部。”
“而限额为20部的进口片的票房份额,几乎与这100部国产电影相当!”
路宽眼观鼻,鼻观口,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要不说国内的精英都集中在体制里了,什么叫不怕自曝其短
这位今年刚刚从副手转正履新,报的是2002年的数据。。。
局长做最后总结:“同志们,去年结束的石榴大正式提出,文化产业将被明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格局中去,我们电影业毫无疑问是处于第一梯队和核心位置的产业分支。”
“今天,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起为国内电影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辉煌建言献策,谢谢!”
热烈的掌声响起,路老板不怀好意地瞄了眼老韩。
还是第一次看他这么谄媚的模样,有些好笑。
今天现场的主角毫无疑问是被官宣解禁的七君子,贾科长、王晓帅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场面气氛有些冷冽。
韩山平点名:“贾科长,你先讲讲吧。”
贾科长有些无奈,心里也有些悲哀。
“97年经济变革加速,这一年,娄叶开始筹拍《苏州河》,晓帅推出《极度寒冷》,张沅在筹备《过年回家》,章明刚刚完成《巫山云雨》。”
“这一年,我开始拍《小武》,我很荣幸我被称为第六代。”
“在重压下,我们这一代导演今天已经分化,他们已经走向各自不同的领域,在这不算太长的电影生涯里,我们每个人都呈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缺点,以及电影能力方面的弱点。”
“但足以欣慰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电影,选择跟现实有关系,选择跟真实有关系。这些影片,相互补充,相互串联,隐约勾勒出了一条时代变革的影像之线。”
他画风一顿,突然语带激昂起来!
“当年,我只是一个21岁的晋省青年,读过几本小说,有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