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东海寻龙难寻觅,终得成事踏归途(1 / 3)

加入书签

书接上回。

且说广陵城内,邢浩怀揣着双面间谍的秘密与对未来的茫然,身影隐入熙攘人流;而东海之上,叶青儿驾驭的玄龟舟正如同一叶扁舟,在翻涌的墨色浪涛中艰难穿行。

玄龟舟乃本是海上稳如磐石的代步法器,可此刻在东海风暴面前,却像被顽童摆弄的玩具。

船身剧烈颠簸,舱外雷暴轰鸣,紫金色的闪电如同巨龙探爪,一次次撕裂昏暗的天幕,照亮下方翻滚着的、仿佛要吞噬一切的黑色巨浪。

叶青儿立于船头,青色道袍被狂风刮得猎猎作响,她一手按在舟身的控阵枢纽上,指尖灵力源源不断注入,竭力稳住船体,另一只手则紧握着那枚蕴有敖玄气息的本命龙鳞——龙鳞此刻只散发着微弱到几乎不可察的波动,如同风中残烛,丝毫无法为她指引明确方向。

“这东海的风暴,比两百一十年前更烈了。”

叶青儿眉头微蹙,心神却愈发沉静,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年她尚是金丹初期,与百里奇为寻觅逍遥踏入东海,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将当时的她吹至一座荒芜海岛。

本以为是绝境,却在岛上石窟中觅得《逆周天结婴术》——正是这部秘术,以及后来她收集的锻脉丹和护脉丹,让她结婴时打破常规,结得元婴之后实力远超同辈,甚至刚刚突破至元婴初期便可与元婴中期修士的灵力和肉身强度相当。

那时她只当是运气使然,如今想起敖灵临别时的话语,才惊觉当年的“好运”或许并非偶然——毕竟她获得的那本《逆周天结婴术》的前主人也不曾在遗书中交代过这秘术到底从何而来。

敖灵曾说,东海之下藏着上古龙鲲两族大战的秘辛。

彼时龙族尚是海上霸主,疆域横跨四海水域,而上古龙鲲一族却凭借吞噬天地灵气的天赋,与龙族争夺海洋霸权。

那场大战持续了千年,最终两败俱伤,龙族虽惨败,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东海,举族迁移至化龙海偏安;而上古龙宫则在大战中被鲲族化神大能击碎,化为上百块碎片散落在东海各处,有的沉入万丈深海,有的则因海底灵气波动,每百年便会有少数碎片上浮至海面。

那些龙宫碎片中,不仅藏着上古龙族的修炼传承、珍稀草药,更有龙族当年的元婴真龙们死后肉身腐化变异后形成的“尸蛟”——此等怪物继承了龙族部分蛮力与灵力,最低也是元婴初期修为,若是上古强者所化,实力甚至能达到元婴后期级别,且刀枪难入,极难对付。哪怕是龙族亲自对上,也会被尸蛟的那股真龙死气压制。

更重要的是,敖灵推测,敖玄失踪百年,多半是为了寻觅上浮的龙宫碎片,却不慎被困在碎片的禁制之中,或是遭遇了尸蛟、其他夺宝之人,甚至是鲲族的围攻。

“若想寻敖玄,需先找近期上浮的龙宫碎片。”

叶青儿收回思绪,目光穿透风雨,望向茫茫东海。她深知东海广袤无垠,仅凭一己之力寻觅碎片,无异于大海捞针。

当务之急,是收集东海海图与近期碎片上浮的消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掌握在往来于东海各岛屿的修士、商贩手中,或是在临时举办的交易会上流通。

接下来的两年,叶青儿几乎成了东海上的“流浪者”。她每遇到一座岛屿,便会降落打探消息;若是遇到往来的商船、修士船队,也会主动上前询问。

起初,不少修士见她孤身一人,且气息强大,还以为是劫道的女魔头,纷纷祭出法器戒备,直到叶青儿拿出少量灵石或者宝物作为“消息费”,才渐渐放下戒心。

她曾在一座名为“望礁岛”的小岛参加临时交易会。

那交易会设在岛中一处溶洞内,昏暗的光线下,修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易着法器、丹药与情报。

叶青儿刚一踏入,便被一名留着山羊胡的散修拦住:

“这位道友,可是来寻东海秘闻的?我这儿有去年北东海出现‘流光’的消息,只需五十块下品灵石。”所谓“流光”,便是修士们对龙宫碎片上浮的隐晦称呼——碎片在海面会散发微弱的七彩灵光,远看如同流光闪烁。

叶青儿没有犹豫,付了灵石。那散修却只含糊地说“去年秋末,北东海曾见流光,后被一场风暴吹散”,再无更多细节。她虽失望,却也没有放弃,此后又接连参加了七八场交易会,收集到的消息越来越多,却也愈发杂乱:

有的说“东海南部见过大片流光,似有巨型碎片上浮”,有的则称“西东海出现尸蛟,已伤了十余名修士”,甚至还有人编造虚假消息骗取灵石。

除了交易会,叶青儿还追着船队打探。一次,她遇到一支来自“连石岛”的商队,商队首领是位元婴初期的老者,见叶青儿态度诚恳,且出手阔绰,便将一份手绘的简易海图递给她:

“道友,此图标记了近五十年东海曾出现流光的位置,虽不精准,却也能做个参考。

另外,三个月前,我商队在东海西北角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