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嗜睡与密谋(1 / 2)
现实世界,县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如同闫慧此刻的心情。
自洪荒世界炎曦在黑风隘口经历激战、碑林悟道后,现实中的嗜睡症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
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如同催眠的咒语,眼前的文字开始扭曲、模糊。
她用指甲狠狠掐着掌心,试图用疼痛维持清醒,但浓重的睡意如同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她脆弱的意志。
“闫慧!”
一声厉喝将她惊醒,她茫然抬头,对上数学老师愠怒的脸和全班同学投来的目光。
她刚才……竟然在老师讲解最关键例题时睡着了!
口水甚至浸湿了摊开的练习册一角。
“哈哈……”
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从后排传来。
“真是睡神啊……”
“看她那样子,傻乎乎的。”
老师的失望,同学的嘲讽,如同冰冷的针,扎在她心上。
她僵硬地站着,脸颊滚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嗜睡,如同一个无法摆脱的诅咒。
课间,当她疲惫地趴在桌上想小憩片刻时,总能听到刻意放大的议论声。
“听说她家是农村的,穷得很,是不是营养不良?”
“我看是脑子有问题吧?上次考试考那么好,指不定怎么来的……”
“离她远点,晦气。”
孤立如同无形的墙,将她与周围隔开。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整天睡觉”
、“行为古怪”
的转校生做朋友。
闫慧试图解释,却无从说起,只能将所有的委屈和疲惫,连同那份因“预见”
能力带来的诡异成绩而产生的惶恐,一起咽回肚子里。
第一部中在正河村被孤立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只是这次,更加冰冷彻骨。
嗜睡的困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那种诡异的“预见感”
出现的频率增加了,但更加不受控制。
有时是在历史课上,老师刚写出一个年代,她昏沉的大脑会闪过与之相关的、尚未讲到的关键事件;有时是在英语听写时,还没念到的生词会突兀地在脑海中拼写出来。
最明显的是一次物理小测。
她前一晚因嗜睡根本没复习,拿到卷子时一片茫然。
但在做到最后一道关于电路的综合题时,脑海中竟清晰地“看”
到了正确的电路连接图和计算步骤!
仿佛答案自己跳了出来。
她凭着这突如其来的“灵感”
,解出了那道难题。
成绩公布,她再次挤进班级前十五。
物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她思路清晰,却让台下更多目光充满了怀疑和不解。
“她又‘蒙’对了?”
“这也太巧了吧……”
“肯定有猫腻!”
这诡异的高分没有带来任何喜悦,反而像在她身上烙下了“可疑”
的印记。
连唯一对她还算友善的同桌林薇,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疏离。
福兮祸之所伏,这不受控制的能力,在现实世界带来的只有更深的误解和孤立。
闫慧感觉自己像坐在一座孤岛上,四周是充满猜忌的冰冷海水。
流言和猜忌如同寒风,却未能吹熄闫慧心中的火苗。
相反,如同被反复捶打的精铁,她的意志在压抑中变得愈沉默坚韧。
她不再试图解释或融入,也不再为嗜睡和偶尔的“预见”
感到惶恐。
她将所有的心力,全部投入到了唯一能由自己掌控的事情——学习。
课堂上,她与嗜睡感进行着无声的战争,用疼痛、用意志力强行维持清醒,努力捕捉每一个知识点。
放学后,她将自己关在那间充满霉味的小屋,一遍遍演算,一遍遍背诵,直到深夜。
现实的困境无法逃避,那么就用最笨拙、最直接的方式去抗争!
她的成绩维持在一个不稳定但总体向上的水平。
老师们从疑惑到渐渐习惯,甚至有些钦佩她的毅力。
部分同学见她如此“拼命”
,虽仍保持距离,但明目张胆的嘲笑少了。
现实中的闫慧,像一株在岩缝中顽强生长的韧草,默默积蓄着力量。
她不知道洪荒世界的波澜壮阔,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在现实的泥沼中,践行着属于自己的“道”
——不屈。
第一部结尾时她离开正河村的那份决绝,在此刻化为了日复一日的坚持。
洪荒世界,万象天宗,某处隐秘的、隔绝神识探测的密室内。
数道模糊的身影围坐在一张石桌旁,气息晦涩不明。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危险的气氛。
“冯浩那个废物!
非但没能试探出那丫头的底细,反而折了进去,差点暴露了我们!”
一个沙哑的声音带着怒气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