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入世洗心(2 / 4)
西河镇地处三河交匯处,既是水路交通枢纽,也是漕运重镇。
岸边停满了官船与商船,舳艫相接、帆檣林立,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一派繁忙景象。
镇子的码头区域,街道两旁酒楼脚店林立,彩楼欢门装饰得格外华丽,绣著纹的酒旗迎风招展。
更有容貌娇俏的歌伎凭栏而立,巧笑倩兮地招揽客人,热闹得令人目不暇接。
不过,西河镇东面离岸边较远的区域,却比码头冷清了不少。
好在这片区域紧挨著官道,街道两侧依旧有不少店铺,虽不如码头那般繁华,却也还算规整。
几日之后,西河镇东面的街道上,一间名为“天工阁”的店铺悄然开张。
店铺主营实木家具与木雕摆件,开业时没有放鞭炮,没有请宾客,安静得近乎无声。
以至於镇上不少人过了好几日,才发现这条街上多了这么一家店。
得知有人在这里开了家卖家具和木雕的铺子,镇子里的人都觉得奇怪。
要知道,西河镇的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即便东边街面的铺子,租金也绝不便宜。
在这样的地方卖实木家具与木雕摆件,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这般昂贵的租金,单靠卖这些东西,恐怕连成本都收不回,用不了多久就得关门大吉,赔得一塌糊涂。
儘管镇上人都不看好这家店,可按照当地习俗,新店开张时,周边铺子的店主都会上门串串门,再道声恭喜。
而“天工阁”的店主,也给眾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店主是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身材中等,相貌寻常,两鬢已染上风霜白髮。
平日里总是身著一袭半旧的灰袍,外面还繫著粗布围裙、套著布制袖套,模样就像个普通的木匠。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铺后院忙活,锯木、刨料、打磨,专注地打制各式家具。
可只要有客人登门,他总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笑著上前与客人閒聊几句,態度隨和又亲切。
更难得的是,这位店主谈吐不凡,即便聊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总能说出些独到的见解。
只需几句交谈,便能让人对他生出好感。
因此,儘管镇上人都觉得“天工阁”难以长久经营,可平日里与这位店主的关係都十分融洽。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將西河镇的天际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余暉笼罩著这座河边小镇,添了几分温柔的暖意。
苏凡放下手中的刨子,轻轻拍去身上的木屑,摘下围裙与袖套,转身走进院子角落的厨房,生火做饭。
他来到西河镇已有数月,这几个月里,他连隨身秘境都未曾踏入过一步,每天像个纯粹的凡人般生活。
白天做木活,招待客人,晚上生火做饭,打坐修炼,日子过得简单而规律。
经过这几个月的忙碌,原本空空荡荡的“天工阁”里,如今已摆满了各式实木家具。
桌椅、书架、衣柜、床榻,件件做工精细、纹路雅致。
两侧墙上的架子上,也摆满了形態各异的木雕摆件,鸟鱼虫、山水人物,栩栩如生。
此刻的“天工阁”,终於有了几分店铺的模样。
干了几个月的木工活,苏凡如今的木匠水平,已经堪比凡人世界的木工活大师了。
毕竟他在制器一道,怎么也算是浸淫了数百年,打点凡世的家具那还叫个事儿。
不过,店铺的生意却正如镇上人预料的那般冷清。
就连镇子里的黑帮收保护费的,来店铺逛了一圈,都有些不落忍了,仅仅是象徵性的收了一些。
西河镇本就是漕运码头,往来的多是商人与船夫,鲜少有人会在这里买家具与木雕。
可苏凡对此毫不在意,他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来,而是为了借这凡俗生活磨链道心。
这正是仙宗神魂道传承《清风明月照神洗心宝籙》中记载的“入世洗心”之法。
於红尘中体悟人心、於平凡中沉淀心境。
经过这几个月的入世修行,苏凡只觉心境前所未有的寧静,往日里因血脉驳杂与杀伐戾气產生的躁动,正一点点消散。
每到夜晚,他便盘膝而坐,修炼“清风明月照神洗心宝籙”,观想清风拂过竹林、明月映照寒潭的意境。
隨著功法运转,他的道心也变得愈发通透澄澈,过往的瑕疵正被一点点修復。
苏凡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感慨。
若是早些得到这部仙宗神魂道传承,他的道心或许早就打磨圆满,也不必在修行路上走这么多弯路了。
好在如今尚且不晚,只要能在突破合体境前,將道心打磨得毫无瑕疵,突破的机率便会多增几分。
届时最后那道凶险的道心关卡,想必也能从容应对。
思绪渐淡,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