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保密就在身边(2 / 5)

加入书签

,仿佛能听到血液滴落的幻音。听众屏住呼吸,瞳孔因震惊而放大,有人甚至因为震惊,不由紧紧捂住了嘴。

    “他爬过泥泞,爬过荆棘,爬过敌人冰冷的刺刀和怀疑的目光!靠着一双血肉模糊的脚和一颗滚烫的心,硬生生爬进了中央苏区!

    “当周副主席接过那本染血的字典,破译出‘铁桶计划’的刹那,红军主力得以在敌人合围的最后时刻,如利剑般突出重围——近九万将士的生命,在这本字典的指引下,闯出了一条生路!”

    徐凯的声音随着故事的推进和高潮迭起,因激动变得颤抖。

    舞台灯光转为沉郁肃穆的暗红。

    “然而,暗夜中的持灯者,终有燃尽之时。卢志英同志,这位字典计划的策划者,十四年后因叛徒出卖,身陷魔窟。烙铁烫身,竹签钉指……特务们用尽人间酷刑,妄图撬开他的嘴。可他,始终沉默如钢!

    “最终,在南京雨花台的黑夜里,他被特务活埋。据说,当棺盖钉死时,里面仍传来不屈的抓挠声,那是一个忠诚的灵魂,对信仰最后的捍卫!”

    徐凯沉默良久,舞台只余下沉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他缓缓举起那本道具字典,在追光下,它宛如一座丰碑:

    “同志们,这本字典很轻,轻得可以夹在书页里;这本字典又很重,重得承载着九万红军的命运,重得需要用生命去传递,用生命去守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相击,在寂静中轰鸣:

    “这就是保密的分量。它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它是忠诚的脊梁,是无声的誓言!是暗夜中,我们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

    灯光骤然全亮,如旭日东升,驱散所有阴霾。讲述者紧握字典,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台下一时间,没有掌声,没有言语。只有一片寂静的震撼,和无数双湿润而坚定的眼睛。

    徐凯讲的这个故事像一颗沉重的石子投入心湖,激起了全体观众对保密工作最深沉、最直观的敬畏。

    它无声地告诉所有人:保密,是沉甸甸的责任,是融入骨血的使命。

    故事带来的凝重氛围还未完全散去,舞台灯光骤然变得明亮轻快。

    财务会计部的几个年轻人带来了小品——《如此“保密”要不得》。

    小品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马大哈”员工李多多在涉及保密的日常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和严重后果。

    在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下,李多多展示了一连串的“违规行为”:

    ——将标有“机密”字样的文件随意摆着办公桌上,就去上厕所;

    ——在公共办公区,对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架构图大声打电话,全然不顾周围人来人往;

    ——为了图省事,竟然用严禁处理涉密文件的电脑处理涉密文件;

    ——直接用微信的拍照功能翻拍涉密文件,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办公室角落那个象征安全的保险柜,被他当成了杂物柜,里面塞满了杂书和杂物;

    ——最“绝”的是,他把一份重要的纸质文件折成了纸飞机,在办公室里“试飞”,结果“飞机”一头扎进了清洁工的垃圾袋……

    当保密安全检查组突击检查时,李多多手忙脚乱,情急之下想把一份密件塞进碎纸机销毁“证据”,结果操作失误,碎纸机卡壳,密件一半在外一半在内,狼狈不堪……

    “哈哈哈……”

    观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