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薛家登门报喜(1 / 4)

加入书签

第1152章 薛家登门报喜

李家正堂內,

此刻气氛,寂静无比,屋里尚有李家父子,相对而坐,只有一个老管家,伺候在旁,隨著父子二人交谈,从宫里的事,又引入江南一地。

世代膏脂之地,岂能被他人染指。

李首辅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田亩赋税好弄,但还有一样,就是京城的钱袋子,苏州织造局,已经改了织机的织造局,就是一个聚宝盆,若是这一样拿不到手,王书义去江南,也就白费心思了。

“你想的简单了,那些田赋是最末等的事,你师兄去江南有三件事,一个是稳住江南官场,二是要稳定田赋,最后一个,是要织造局动起来,所以,改田为桑还要走,按照淳阳县路子走,若是你师兄没有筹集到银子,这个位子,坐不长久啊,所以,为父,还给他討了一个节制织造局的名义,那个沈万和要是聪明,知道该怎么做。”

想到户部那些亏空的帐目,触目惊心,新皇登基到现在,连太上皇天宝年间的亏空都没补上,至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为朝廷,为皇上,甚至为太上皇,筹集银子为主。

“这,確实有些难了,想来师兄应该能应付,实在不成,儿子也会出手相助师兄,可刚刚说,宫里的事。”

李潮生指了指皇宫的方向,略有些迟疑,自己和洛云侯的君子之约,在关外种植桑叶,养蚕桑筹备生丝,就是为了苏州织造局准备,到时候,不管是如何弄,一本万利。

“宫里面,现在还没到变化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要从外官笼络那些人,至於你说的刑部定罪的事,无非是一个死罪,批阅与否,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什么时候问斩,若是在秋后行刑,尚有可为,太上皇最重名声,此番那位徐主事,做了天下人不敢做的事,必然名留青史,所以,此事还有得磨,可惜,司礼监的人太著急了。”

李首辅摇了摇头,一脸的可惜,若是说內阁和司礼监爭权,也是好事,既能拉拢文官当中摇摆之人,又能以司礼监夺权为藉口,收拢人心,可惜,司礼监那几位阉人沉不住气,文火慢燉才是两利的事。

若是操之过急,必然会引起朝中动盪,提前下场去爭,就难保那些人真心假意了。

“父亲所言极是,那不知这一回,父亲的意思是”

李潮生脑中有些乱,他现在手上可用的人不多,就算招揽,也都是那些年纪不大的散官,无用至极。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你自己去想,內阁的人你认识,司礼监的人你也认识,想要下棋,就应该有下棋人的气势,去吧。”

李首辅挥了挥手,大公子李潮生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但起身拱手拜別,出了正堂。

京城几位主审,都接到了消息,全都收拾一番,带著家僕,乘坐马车前去。

荣国府,

文杏从洛云侯府回来以后,直接回了梨香园內,见到自家小姐以后,赶紧说道;

“小姐,小姐,奴婢见到侯爷,就把这些事说了,侯爷已经点头同意,还说,既然是捐了官,那就不要吝嗇,直接捐一个五品,实缺补录六品郎將就好。”

话语匆匆,从进了寧荣街以后,文杏就不敢耽搁,怕走前门惹眼,就进胡同巷里,从梨香园角门而回,所以速度上,快了许多。

正堂西屋,

薛宝釵拿著一个閒暇时候看的画册,有的没的翻看一页,一听外屋传来的话语,美眸之间闪过一丝精明之色,看来,侯爷既然同意,那就说明,兵马司的去处,相对安稳,哥哥也算是有了著落,只是为何捐的官,要高一些,是何道理。

眼看著文杏走进来,发梢之间,还带著一丝汗水,招了招手,就让文杏坐下说,

“你啊,慢慢走就可,急什么,既然侯爷同意了,那也算好事,只是为何要捐官要买的高,侯爷可有说原因,”

若是买了郎將,那不是在兵马司有些“扎眼”了吗,毕竟二嫂子那边可说了,初次入官场,怎可身居高位。

文杏坐在那正在擦汗,瞧见小姐疑惑这事,小丫头咧嘴一笑,

“小姐,此事侯爷虽然没有细说,想来其中自有道理,奴婢可把小姐话带到,说是薛公子捐一个七品的巡检校尉,可侯爷说,既然都要买了,何必买这些,买个朗將合適,奴婢虽然听不明白,但也知道品级不一样。”

“你啊,”

薛宝釵宠溺伸出手指,点了文杏的额头,或许侯爷是想到什么,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因为如此,

“行了,隨我去荣庆堂那边去一趟,想来二嫂子和老太君也等急了。”

“是,小姐。”

隨著主僕二人敘完话,紧接著二人就起身去了堂屋,拿上一些准备的糕点,去了东苑。

此刻,

荣庆堂內,

早已经是欢声笑语一片,东暖阁里,四下窗户大开,屋里略微凉爽的,仿佛与园中闷热涇渭分明,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