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贾母想要捐官(2 / 3)

加入书签

府助力。”

“捷径”

二太太皱眉“咦”了一声,问道;

“荣国府子弟,哪里用的著走捷径,只是功名难得,若是入了官场,需要科举入仕。”

贾兰连忙点头,回道;

“太太有所不知,郭大人说,如今朝廷虽有科举取仕,可科举之路漫长,竞爭激烈,朝堂內,依旧有不少官员空缺,宝二叔若是想早日入仕,不如先捐个官,再凭府上还有宫里的人脉,谋个六部閒散实缺,这样一来,既能早日为朝廷效力,也能为荣国府爭光。”

听到“捐官”二字,屋里人精神一震,就连多话的王熙凤,也不免扭头看了过来,若是捐了官,科举一途就没了,也不知是贾兰自己的意愿,还是大嫂子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个路子。

可二太太脸色阴沉,刚寻见宝玉读书有起色,现在要捐官,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废了,贾母眯著眼,瞧见贾兰身子未动,这意思,是郭文的,还是李家丫头的意思,

“捐官,虽说也是一个后路,若是捐的官小了,没地方去,若是大了,引人注意,更有一点,朝廷的官,只看科班出身啊。”

这也是躲不过去的,若是没有座师同乡或者同窗之人,日后在官场,举步维艰。

眼看著屋里气氛不对,李紈忙著插话,笑道;

“老太太说的对,官面上的事,兰哥不懂,回来的时候,还跟我说,那位郭大人说机会难得,以宝玉身份,恰好娘娘来年回府省亲,这样一来,瞅著国舅爷身份,在之前谋个实缺不难。”

温婉的话音说出,屋子里的人心神一震,倒是把宫里面娘娘给忘了,想到宝玉的身份,可不就是“国舅爷”吗,所谓的机会,就是在省亲之前,想到这,贾母竟然起了心思,把目光看向二太太那边,问了话;

“老二家的,你觉得怎样”

二太太心神有些寧乱,刚刚所言的机会,她怎会不知,天家的恩宠,就算只给了一次,这个官,定然补个实缺,若是能和老爷一样,去了工部,那是更好了。

“老太太,消息来的快,一时间没想好,那位郭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若是捐官,从五品都可买,但可没有从五品实缺补上。”

“凤丫头,你觉得呢,”

贾母没回话,反而问了今个有些安静的王熙凤,

“哎呀,老太太,这事,我哪里敢拿主意,前头的院子,已经修了大半,主殿的横樑都已经上了顶,过了年后,这个园子就能建好,机会是难得。”

王熙凤不觉得有什么,既然能银子解决的事,那就不算事,科举宛如过独木,能不能考上,也是看天意,除非再像大嫂子一样,洛云侯当主考官,悄悄瞅了宝玉一眼,却见宝玉呆愣愣坐在那,满脸不喜,这是不同意还是不愿意。

眼见著眾人爭论不休,贾兰又是拜道;

“老祖宗,太太,宝二叔,其实郭大人也说了,以府上家世,若是要捐官,也无需太高的官职,先捐一个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或者是六部散官,將来再慢慢熬著资歷,谋个外放实缺,这样一来,费打点的银子也不多,且翰林院,和六部散官,都是清水衙门,虽然没有什么事实权,可却是一个镀金的好去处,將来宝二叔多结识一些官员,积累一些人脉,在谋个实缺,也就容易多了。”

贾兰疏疏而谈,想著学政大人的话,未必没有道理,若是只盼著科举,就连他自己,也没有信心,毕竟自己高中的事,想来也是因为侯爷所在。

短短几句话,引得殿內几人沉思,王熙凤满眼异样,没想到兰哥儿去了国子监当官,这气度和文采,刮目相看,可大嫂子的用意何在,看向大嫂子那边,一身深色宽服,掩盖了怀中变化,都这个时候了,竟然敢来这边,想著以后,显怀的时候,又该如何;

“兰哥儿的话中听,翰林院是个好去处,六部散官则是次一些,老太太,我倒是觉得,若是捐了官,兵马司那边是否可以去,何大人於国公府也是老情谊了,去里面混一个资歷也好。”

毕竟是勛贵世家,去文官那边,总是有膈应,不如就入眼前的地多好,兵马司何大人,还有几位兵马司同知,都是国公府的老相与了,若是遇上寻常事,也不用求別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举三得。

或许是被王熙凤的话影响,贾母也迟疑了一下,话虽如此,但兵马司多是武夫呆的地方,想来薛家那一位,也不曾去过,只不知道,薛家那位,捐没捐官,

“你说的不无道理,何大人也是知恩惠的,要说去,也不是难事,但若是入了兵马司,以后再想回翰林院怕是不能,兰哥儿,你说选哪个好。”

贾母脸上有些为难,再看二太太那边,更是有些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自家哥哥在京营为节度使,说到底还是去京营稳妥,但自己也就剩这一个儿子,哪里能舞刀弄枪的,就算是贾璉,也差点死在南边,若是说去翰林院,虽然清净,可日后难有作为,若是待在兵马司,品级还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