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铁轨东向与暗夜密使(2 / 2)

加入书签

也与‘秦室’无关了吧?”

陈平微微一笑,从容应对:“殿下明鉴。

我家汉王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关中百姓皆感其德。

称王之举,实为权宜,意在凝聚人心,共抗暴楚。

汉王常言,殿下乃始皇嫡长,天下正统所在。

若他日铲除国贼,平定天下,自当奉还大政于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章:铁轨东向与暗夜密使(第22页)

这番话可谓滴水不漏,既抬高了扶苏,又为刘邦占据了道义高地。

扶苏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如今楚汉相持于荥阳,汉王形势如何?”

陈平神色一黯,叹道:“不瞒殿下,项羽攻势甚急,我军虽据城而守,然粮道时受威胁,兵力亦显不足。

若长久下去,恐……唉。”

他话锋一转,“然,项羽残暴不仁,所过之地皆成焦土,其势虽盛,其基已摇。

若殿下此时能施以援手,哪怕只是虚张声势,做出东出之态,必能使项羽分兵,缓解我军压力。

此恩此德,汉王与关中百姓,必永世不忘!”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扶苏在权衡,蒙恬在思索,李默则在快分析着利弊。

最终,扶苏开口道:“陈先生远来辛苦,且先歇息。

此事关系重大,容孤与臣工商议后再行答复。”

陈平知道此事急不得,恭敬行礼后,随内侍退出。

殿内只剩下三人。

蒙恬率先开口:“殿下,刘邦这是想拉我们下水!

我军新式火器虽利,然兵力有限,根基未稳,此时与项羽正面冲突,绝非良策!”

李默却道:“蒙将军所言极是。

然,若坐视刘邦被项羽所灭,则项羽统一中原之势将成。

届时,携大胜之威,领百万之师西向,我西秦独木难支。”

“那依李卿之见?”

扶苏看向李默。

“虚与委蛇,有限介入。”

李默沉声道,“可答应陈平,我军将于边境举行‘大规模演武’,并放出风声,称西秦不日东征。

如此,既可震慑项羽,使其不敢全力攻汉,又可借此机会,检验我军新式装备和铁路运输能力,为真正的东出做准备。

同时,我们可向刘邦索要一些‘酬劳’。”

“酬劳?”

扶苏挑眉。

“比如,允许我们的商队自由进入汉中、关中,采购我们急需的某些矿产、药材;比如,要求他共享关于项羽军力部署、将领特点的情报;再比如……向他‘推荐’几位我们‘精心挑选’的工匠或学者。”

李默的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扶苏与蒙恬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

此计可谓一石三鸟,既给了刘邦希望,牵制了项羽,又为西秦争取了实际利益和情报,还埋下了未来的钉子。

“便依李卿之计。”

扶苏最终拍板,“蒙将军,即日起,东部边境各军进入二级战备,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演武,务必让项羽的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臣领旨!”

蒙恬抱拳,眼中战意升腾。

“李卿,与刘邦交涉的具体条款,由你全权负责。

记住,西秦的利益,高于一切。”

“臣,明白。”

是夜,李默并未休息,而是再次进入了系统空间。

积分栏里的数字依旧可观。

他目光扫过【军事科技】分类,最终停留在了一项之前因积分和基础工业限制而未曾考虑的技术上:

【野战有线电话通讯系统(早期原理及设备制造)】-积分:12000

价格不菲,但其战略意义巨大。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战场上,前线指挥官可以通过电线与后方指挥部实时联络,情报传递不再依赖快马和烽火,这将带来何等巨大的优势!

李默没有犹豫,选择了兑换。

海量的知识涌入脑海,涉及简易电机、电磁原理、线圈绕制、绝缘材料、交换机雏形……虽然以现有的工业水平,大规模铺设有线电话网络还不可能,但在几个关键要塞和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联系,却已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下一步,就是解决铜线和绝缘问题了……”

李默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科技工作者特有的光芒。

就在西秦高层定下“有限介入”

之策的同时,一匹快马冲出西都,带着扶苏的密信,向着东南方向的汉中疾驰而去。

中原的棋局上,西秦这枚一直游离于棋盘之外的棋子,终于开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悄然落子。

而远在荥阳的项羽,很快便会接到来自西方的急报——西秦大军异动,恐有东出之意!

一场由钢铁、蒸汽与谋略共同驱动的风暴,正在西域积聚力量,其影响,将很快波及到那片正被楚汉战火炙烤的中原大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