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赵俣发的战争财(2 / 4)

加入书签

    可问题是,开京城中的最大一支骑兵是完颜宗辅留在城中的五千金骑。这支军队就是用来镇压高丽人的,以防他们临阵倒戈。如今这支金军在完颜斡勒手上,要想杀出城去,没有这支成建制的骑兵,根本不可能。

    而完颜斡勒的态度还不明确,尤其是在一进入开京城完颜斡勒就果断让金军接管了皇城之后。

    这一夜,在高丽王宫的深处,灯火通明,一众高丽的文武大臣围坐一堂,他们无不面色凝重,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红耳赤地争论着对策。

    这个夜晚,他们反复讨论,研究每一个可能性的策略,揣摩大宋的意图,寻找抗击宋军的方法。

    然而,尽管他们彻夜未眠,尽管他们思绪繁杂,但他们仍旧一筹莫展。

    天色渐亮,宫中的灯火依旧通明。

    同时,大量的高丽官吏被王楷君臣派到开京城中收敛逃进城的溃兵,让他们与开京城中的军民一块固守待援……

    待到黎明时分,宋军已经将开京城包围了。

    战争的气氛随即彻底笼罩在开京城的上空和开京城中的人们的心头。

    虽然此时开京城中连高丽军、带金军、再带开京城中的民众,仍有十来万,且粮草充足,兵甲器械使不了用不尽,完全还有跟宋军一战的可能。

    可开京城中,自王楷以下,无不提心吊胆,生怕下一刻宋军就攻入开京城中,进行洗城。

    为了拿回主动权,以李资谦、拓俊京为首的外戚一派和以金富轼等为首的保皇派,将郑知常等与金人走得近、原来比较听完颜宗辅、完颜斡勒命令的高丽大臣排除在核心圈之外,为跟大宋议和清除障碍。

    李资谦和金富轼还分别接见开京城中各军的主要将领,许诺他们高官厚禄,甚至是赏赐给他们大量的金银珠宝,收揽他们的人心,企图将军权抓在他们手上。

    金富轼甚至带着王楷登城视察,到各处城壁嘘寒问暖,杀猪宰牛犒赏三军。

    金富轼等人又向王楷建议,对每一城壁增置提举官一员,安排一名宗室担任同提举;对每一城门,又安排一名宗室负责城门启闭。另外,还在诸城门安排弹压统制官,人数众多,不可胜纪……

    ……

    宋军围城,使得开京城被一层浓稠的恐慌包裹。

    市井间再无往日喧嚣,唯有细碎却刺耳的传言在街巷里疯跑——“那李琳炮,一炮便可轰碎城墙,这都城多半守不住”、“贵族已悄悄换了便服,一旦不济,他们便会混进人群中逃命”、“大宋不杀平民、奴婢,还给平民、奴婢分田、分粮”,流言像带了毒的藤蔓,缠得军民人心惶惶,甚至是生出献城而降的心思。

    高丽朝廷对此深以为患,担心开京城再被宋军围困后,民情突变,出现动乱。他们最怕的从不是城外的宋军,而是城中这道“人心防线”先垮——一旦围城日久,粮尽援绝,城中百姓怕是会先乱起来,到时候不用宋军攻城,他们就会从内部瓦解。

    为安抚军民,稳定局势,金富轼等人以王楷的名义专门下诏:

    “朕屡次遣使与大宋通好,使者交驰于道路。然而敌势不止,此皆缘将帅未能协心,望城中军民引以为戒。朕已召诸镇兵马入援,拱卫王室。在京军民,宜体会朕意,无为惊扰……”

    可以说,时到今日,高丽城中的人还怀有一种侥幸和幻想的心理。

    ——他们所侥幸的是,凭借开京城坚固的防御,宋军打不进城;他们所幻想的是,他们派去跟大宋和谈的人能够和谈成功,然后高丽付出一些代价,宋军就会班师回国,就像当初已经兵临城下的辽军和金军一样。或者不久之后,高丽的勤王大军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与宋军形成对峙,逼大宋跟高丽和谈。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