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朱皇后三姐妹(2 / 4)

加入书签

可能成为连接旧敌与朝中势力的纽带,轻则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重则为敌国复辟提供内应。

    当年,六国遗老借宗室女眷联络旧部的旧事,史书中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熟知历史的赵俣岂会不防?

    至于不给自己的儿子,更是帝王心术的深谋远虑。

    皇子若纳敌国贵女,日久难免生出母族旧情。

    譬如某皇子的岳家是辽国宗室,将来若辽国旧部以“助皇子夺位”为诱饵,难保皇子不会动心。

    即便皇子无反心,其母族也可能借皇子身份干预朝政,甚至试图恢复故国。

    赵俣将这些女子尽数留在自己后宫,便是从根源上切断这种可能。

    至于赵俣,他当然不怕收敌国贵女,他的女人多,又不独宠任何女人,因此,不论他收了哪个敌国贵女,其背后的势力也不可能靠联姻翻起多大的浪,关键,他收这些敌国贵女,还能让其背后的势力跟大宋绑定,放心融入大宋。

    如此一来,赵俣收了这些敌国贵女,既能以血脉收拢敌国残余势力,又能避免大臣、皇子借这些女子形成威胁,看似荒唐的“尽收后宫”,实则是将权谋藏于脂粉之中的帝王术。

    因此,赵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敌国贵女全都收了,哪怕自己辛苦一点,也绝不给大宋、给自己的儿孙留后患。

    另外,因为赵俣好女色之名,已经人尽皆知,不论是大臣,还是番邦小国、小部落,都喜欢给赵俣献美人,尤其是献外国美人。

    仅西域三十六国,就给赵俣献来了一两千个西域各国的美人。

    再加上,大宋一直在搞海上贸易和拓疆海域,什么日本美人、高丽美人、中亚美人、大食美人、印度美人、欧洲美人,全都源源不断地往赵俣的后宫中涌。

    这么说吧,赵俣甚至还有几百个印第安土著美人和澳大利亚土著美人。

    这样一来,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赵俣后宫中的外国女人太多了,其总人数都快赶上了汉人女人。

    这就导致,赵俣有大量的儿女实际上不是纯种的汉人。

    虽然汉家并不太看重血统纯度,更注重文化认同与道德品行,但如此庞大的异族血脉在宫廷中交织,仍如暗流涌动,潜藏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从文化层面来看,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风俗迥异的女子,各自带着故土的信仰、礼仪与习俗。她们在后宫这个相对封闭却又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难免会因文化差异产生摩擦与冲突。

    比如,胡人女子、西域女子热情奔放,行事大胆,与中原女子含蓄内敛的风格截然不同,在日常相处中,或许会因一些琐事引发争执。

    再比如,印度美人、大食美人、为欧洲美人又各有各的宗教信仰,甚至她们的宗教信仰还彼此矛盾,因此,她们常因为信仰产生争执。

    这汉家女子要是不能占绝对的优势,怎么镇压这些外族女子?

    还有,虽然汉家并不太看重血统纯度,然血脉交融之事,终非小事,于朝堂之上,亦会泛起层层涟漪。朝中那些老派士大夫,心中自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他们眼见着后宫中异族面孔日益增多,心中忧虑如野草般疯长。

    所以,蔡京以及很多朝中的大臣,都希望赵俣能多纳一些汉家女子,保持后宫中汉人女子的优势和正统地位。

    赵俣考虑到,蔡京等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早些年为了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赵俣跟士绅阶层的关系闹得太僵,不,应该说,赵俣给士绅阶层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损失,双方已经结下了不小的仇恨。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