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拉偏架,不服就战(2 / 4)

加入书签

   曾经,耶律敖卢斡真的以为,他能在这乱世中为辽国开辟出一片生机,重振大辽往日的辉煌。他与自己的臣子精心策划着北上收复失地的计划,幻想着在成功之后,他也能成为那受万民敬仰、名垂青史的真正皇帝。

    他甚至想过,等辽国强大了,再回过头来,好好跟赵俣算总账。

    可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无情地打碎了耶律敖卢斡所有的美梦。他深知,以目前辽军的状况,想要北上收复失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不甘心看着辽国就这样在他的手中走向灭亡。

    赵俣将萧普贤女、萧瑟瑟、耶律敖卢斡、耶律淳、耶律胡卢瓦、李处温、萧奉先、刘彦宗、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叫来商量辽国的未来。

    看得出来,耶律敖卢斡和耶律淳很失落,没有说话的意思。

    倒是萧干和耶律大石对此满不在乎,他们一个嚷嚷,只要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好好休整一下,就能再战;另一个则表示,辽军虽历经败绩,但士气未绝,回头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能反败为胜。

    这可能就是,假英雄和真英雄的区别吧?

    萧干和耶律大石很希望在大宋和金国的夹缝之中,打拼出一个属于辽国的世界。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即使最终失败,他们也绝不后悔,更不会退缩。

    赵俣心想,‘难怪历史上他们一个建立了大奚帝国,一个建立了西辽,而耶律淳和耶律敖卢斡却是一事无成。’

    赵俣看着萧干和耶律大石说:“既然大辽愿战,朕便再给大辽个机会。”

    听赵俣这么说,一众辽人纷纷向赵俣谢恩。

    就在这时,平州的宋江忽然传来报告说,完颜阿骨打差遣使副乌歇和高庆裔来访问。

    赵俣估计,完颜阿骨打也该派使臣来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赵俣任命赵良嗣和马扩担任馆伴负责接待,将乌歇和高庆裔接到燕京来。

    乌歇是个女真人,高大魁梧,浓眉大眼,性格豪爽,他一见到赵俣,就下意识地弯腰憨笑。

    不过,赵俣不会因此就小看乌歇,觉得他只是个粗莽无谋之辈。相反,赵俣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能被完颜阿骨打委以使臣重任,乌歇定有其过人之处。

    高庆裔是渤海人,他对大宋文化很熟悉,头脑也很精明,与赵良嗣算是老相识,前年春天,赵良嗣与完颜阿骨打在辽国上京谈判时,他在身边担任翻译。

    赵俣知道,这个高庆裔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历史上,他充当完颜宗翰的幕僚,没少给完颜宗翰出谋划策。

    乌歇和高庆裔来到燕京后,将完颜阿骨打的信交给赵俣,他在信中说:

    “大金皇帝致书大宋皇帝:

    契丹无道,其政则赋役繁重,民不聊生;其军则军纪荡然,边戍废弛。我大金起于白山黑水,本为契丹之属部,然契丹待我,如奴如仆,索贡无度,欺辱屡加。

    我忍无可忍,举义兵以伐之,非为私怨,实乃替天行道,解万民倒悬。

    今我大金,连克契丹地,辽祚已如风中残烛,不日便会教我大金剪灭。

    至此最后时刻,却闻大宋助契丹换主,又欲助契丹收复失地。

    此大缪也。

    契丹之亡,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挽。大宋若执意助契丹,恐将引火烧身,陷自身于不义之境。愿大宋皇帝明察秋毫,审时度势,与我大金共分契丹地,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谨此致意,盼复。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