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赵佶:陛下,臣想参加科举(3 / 4)
,声音清澈而有力:“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赵俣说。
等赵佶起身后,赵俣问他:“端王来朕这里所为何事?”
“按《宗室新训》,臣已将宗室新的爵位统计完成了,现特请陛下批示。”赵佶说。
其实,虽然赵俣在皇子、宗室的管理之法上做了巨大的改革,但对宗室的爵位影响并不大,至少是对已经获得了爵位的宗室影响不大。
但这并不是说,对宗室就没有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佖不是死了嘛,他的儿子之前因为还没有成年,并没有获得爵位。
如今,按照新的宗室管理规定,也就是《宗室新训》,得有一个赵佖的儿子,递降袭爵。
赵佶推荐的赵佖的嫡长子赵有奕,袭赵佖的爵位。
因为赵佖原来是王爵,赵有奕袭爵之后,就变成了嗣王。
赵佖留下的另外两个儿子赵有恪和赵有常就没有爵位了,得进入太学或者武学学习和考试,才能获得爵位。
以赵佖的情况为例,赵佶重新制定了宗室爵位,来请赵俣定夺。
赵俣一边翻看赵佶呈现的奏章,一边问:“宗室对新政有何反应?”
赵佶如实答道:“褒贬不一。”
赵俣随口问道:“如何褒贬不一?”
赵佶答:“已然获得爵位的宗室定然支持新政,未获得爵位的宗室未免觉得不公,年长的宗室保守一些,年轻的宗室盼望为国效力……”
其实不用问,赵俣也知道,在这次改革中获利的宗室和渴望自由的宗室肯定愿意接受新政,反之,本来可以轻松获得爵位却因这次改革而要自己打拼或者就不可能获得爵位的宗室肯定讨厌新政。
反对的宗室,多是那些没有爵位的宗室,他们人微言轻,根本就改变不了这个既定事实。
再说,赵俣的改革可是还给了宗室自由,对于宗室中的人才来说,根本不屑于那些徒有其名的爵位和虚职,而是会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抱负。
总之,在赵佶看来,宗室中,还是支持的人多,声音更大,如此,那一点点反对的声音,根本没用,也不用去听。
听赵佶汇报完,赵俣点了点头。
想了想,赵俣说:“朕从玻璃制造办中拿出三成干股,你给那些无爵位的宗室分一分,以免他等真生活无依靠,教天下人笑朕刻薄。”
赵佶大赞:“陛下仁慈!”
赵俣难得说句实话:“朕此举旨在不给朝廷带来隐患,宗室失爵而不得不自力更生之人确有些无辜,心中难免生出怨怼,若不加安抚,恐日后生出事端,不利于朝纲稳定。玻璃制造办利润丰厚,可教他等短时间内丰衣足食。然玻璃制造不会教朝廷无限垄断,待到被民间破解之日,其利润定会大大下滑甚至百不存一,端王当教导他等勤勉向上,自食其力也。”
赵佶说:“陛下还宗室自由已是大善,又接济宗室,已是仁至义尽,臣会教导他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教他等自己奋斗。”
赵俣点点头。
在赵俣看来,他和赵佶的事这就算是谈完了,赵佶可以退下了。
谁想,赵佶却没有走的意思。
见此,赵俣问:“端王还有事?”
赵佶犹犹豫豫地说:“臣之子赵桓已然尊圣命入了太学。”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