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黄袍加身日,溃兵叩门时(3 / 4)

加入书签

可以割据福建,大力发展水军。

    这样的话,一来自保,二来可以切断赵宋王朝的海上贸易断了赵宋王朝的经济命脉。

    关键,吕将又没说,方腊义军占了福建,就放弃其它地盘。

    只要有了福建,方腊义军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的战略纵深。

    设想一下,假如宋军南下,方腊义军真是不敌,那么方腊完全可以先率领方腊义军退到福建据险而守,然后再慢慢收复失地。

    两浙地区,除了北面的长江以外,几乎无险可守,只要方腊义军占据了福建,宋军除非在两浙地区一直保持绝对的兵力优势,否则肯定守不住两浙地区。

    换一种说法,只要福建这一片在方腊义军的手中,赵宋王朝就算收复两浙地区也没有用,因为早晚还得被方腊义军把两浙地区给抢过来。

    而且,福建泉州可是东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从泉州出发经广州,抵达占城、真腊、渤泥、阇婆、三佛齐,再向西可达天竺、大食等地。

    用赵俣他们前世的地理名称来说就是,从泉州可以直接坐船去中东国家,鉴于中东国家与欧洲的地理关系,也可以说,从泉州甚至能去欧洲。

    历史上的赵构就说过一句最客观的话:“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只要方腊义军能占据福建,封锁台湾海峡,还愁没钱?

    养军、打仗什么的,向来是最费钱的。

    方腊义军也不能一直靠抢劫来过日子不是?

    这么一看,福建虽然不是一块龙兴之地,但还是很适合方腊义军发展壮大的。

    当然,这也是基于目前的形势,吕将给出的最有利于方腊义军的建议。

    再说,吕将又不是让方腊义军一直退守福建,他只是让方腊义军暂时借着福建的地利先坚守一段时间,省得被宋军给剿灭了。

    先生存,再发展嘛。

    只不过方腊根本不想离开杭州这个两浙路的首府,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他的龙兴之地”。

    所以,方腊根本就没去了解福建,就说:“闽地如何能济事,胡闹!”

    不等吕将解释,着急说别的事的方腊,就把吕将的建议给否定了,他说:“占据杭州,胜过打下十州,百姓见我等攻占杭州,必竞相揭竿而起响应,若丢杭州,起义之势受阻,我等安有活路可走?”

    说到这里,方腊还想显得他识人才、重人才,又转过头去对吕将说:“守住杭州确不易也,然为我等起义大业,岂可因难而退?我视杭州为心腹之地,乃义军之根本所在。昔日高祖据关中而霸天下,光武凭河内而定乾坤,皆因根本之地稳固,方能图谋四方。我虽不才,亦欲效仿先贤,以杭州为基,辐射四方,成就不朽之业。”

    吕将闻言,心中暗自叹息,却也知晓方腊心意已决,难以撼动。他深知,方腊对于杭州的情结,不仅源于他视此地乃起义之根基,更因杭州繁华富庶,人文荟萃,实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战略上的偏执,往往会导致战术上的失误,吕将不禁为方腊义军的未来感到担忧。

    方腊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方肥。

    方肥会意,说道:“依我看,名不正则言不顺,他等之所以不听十三命令,皆因我未改朝换代,若十三荣登大宝,给他等王侯将相封赏,他等必会率大军前来领赏,待我集结百万大军,宋军、宋江何足挂齿?”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方腊这是想当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