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当然选西军了(3 / 4)
削,而他们则一直过着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生活。在他们眼中,赵俣的改革无异于晴天霹雳,打破了他们世世代代享受的特权与安逸。他们甚至固执地认为,是赵俣挑起了这场风暴,煽动了百姓心中的不满与怒火。
这也是双方的矛盾所在。
经过两年的试探,在赵俣看来,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士绅其实也未尝没有找机会换掉甚至是干掉赵俣的想法。
既然如此,赵俣选择落井下石,有问题吗?
虽然赵俣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但作为宰相,章惇还是得提醒赵俣:“陛下,若不能快速剿灭宋江、方腊,教他等肆意破坏江南,那江南之地,恐将生灵涂炭,经济衰败,十年难以复苏,恁地时,或将动摇国本,实乃国之大忌。”
赵俣看着章惇,悠悠地问:“宰相以为如何?”
章惇知道,对士绅早就起了杀心的赵俣,如今既然占了上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南方士绅,养虎为患的。
心中悠悠一叹,章惇弱弱地说了一句:“兵还是要派的,不然……后果恐不堪设想。”
章惇都说了这样的话,其他宰执心中全都是一沉。他们明白,章惇肯定是判断出来了,谁都阻止不了赵俣对南方士绅下手了,才只劝赵俣注意控制影响,不能让宋江义军和方腊义军真的做大,不好收场。
赵俣点点头:“不错,宰相提醒极是,嗯……教童贯带西军回来罢。”
一听赵俣准备让西军去南方平叛,一众宰执彻底断了劝赵俣饶恕南方士绅的念头。
你道为何?
西军很有战斗力,收复青唐吐蕃、收复西夏,全都是西军打出来的。
让西军去消灭宋江义军和方腊义军肯定能消灭。
可问题是,西军的军纪是出了名的差,说他们是穿着官衣的土匪都没问题,放他们出去打仗,绝对是走到哪抢到哪,视生命若草芥微尘,他们所过之处,兵燹连天,民不聊生。
这要是让西军去了江南,赵俣派去统制他们的童贯再给他们点暗示,那南方士绅可就不只遭到宋江义军和方腊义军的屠杀了。
老家是江西的曾布,实在是不想自己的家乡遭到涂炭,所以提议:“西军远,四辅军近,陛下何必舍近求远,不如教四辅军走一遭?”
神机军和四辅军都是新军,是李琳根据后世我军的标准打造的,而且李琳一直盯着政治教育,所以军纪很好。
曾布的意思是,这次是内战,赵俣能不能手下留情,给那些冥顽不灵的南方士绅一条活路?
赵俣没说,这些南方士绅如果冥顽不灵,舍命不舍财,不走我给他们的活路,我为什么还要妇人之仁,而是淡淡地说:“若四辅军南下平叛之际,辽军南下,我大宋何以自保?”
曾布想说,辽国都让陛下您给打怕了,他们哪有南下报仇雪恨的勇气?
可曾布不敢说这样的话。
一来,他可不敢保辽军不会趁机南下。
明眼人不可能看不出来,只要赵俣解决了赵宋王朝最大的隐患,下一步肯定是收复燕地五州和平滦营三州以及所有关隘,完成真正的大一统。
如果辽国有人能看出来这一步,肯定会知道,对辽国来说,这很可能是其唯一的避免灭国的机会。
如此,如果耶律延禧有决断、有魄力,未尝不会孤注一掷。
二来,赵俣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已经给了南方士绅一条活路,已经算是给了他们面子,没有对南方士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