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李师师初长成(2 / 4)

加入书签

,当朝廷的政策损害士绅利益时,江南的士绅常常煽动民众抵制,引发社会不稳定。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江南士绅联合起来,组成了集团,严重干政。而且,在江南,江南的士绅可比皇帝管用太多了。

    这如果不遏制江南士绅集团,皇权可能就危险了。

    以历史上的南宋初期为例。

    秦桧在朝廷中逐渐掌握大权后,为了巩固他自己的地位,便和江南士绅集团勾结在一起。

    ——在官员选拔任用方面,秦桧会倾向于提拔出身江南士绅家族或者与江南士绅集团关系密切的官员,这些官员在地方上往往会维护江南士绅集团的利益,同时在朝中也会以秦桧马首是瞻,他们双方形成了一个政治利益共同体。

    靠着江南士绅集团的支持,秦桧在担任宰相期间,通过独揽朝政、排除异己等手段,逐渐将朝中的重要职位都安插上自己的亲信,使得南宋小朝廷的决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控制,甚至就连皇帝赵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忌惮秦桧。

    传闻,秦桧死后,赵构说过一句:“朕今日始免得靴中置刀矣”。

    这一说法主要源于秦桧专权跋扈,权势滔天。秦桧在南宋小朝廷长期担任宰相,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对朝政有着极大的掌控力,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庞大的江南士绅集团支持秦桧,仅一个秦桧又怎么可能威胁到赵构?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跟金国议和的事,也是江南士绅集团在背后推动的,岳飞就是被江南士绅集团给弄死的,原因是岳飞在北方搞了土地改革,动了江南士绅集团的利益。

    当然,这种说法有为赵构洗地的嫌疑。

    但不可否认,江南士绅集团确实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与深不可测的影响力,他们的触角深深扎根于江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经济脉络之中,甚至渗透进了朝堂的高墙深院。他们如同潜藏在暗流之下的巨鲸,虽不显山露水,却能在关键时刻翻云覆雨,左右朝局。

    赵俣深知,若不对江南士绅集团加以遏制,任其坐大,他们纵然不敢威胁自己皇权,也难保自己儿孙的皇权不受他们威胁。

    关键,赵俣要发展商业,要发展对外贸易,就绕不过富饶又占着地利的江南,而不打垮江南士绅集团,赵俣搞得这些改革,最后很可能会全都便宜这些地头蛇,使他们进一步壮大,成为赵宋王朝和自己以及自己儿孙皇权的更大威胁。

    更关键的是,江南士绅集团拒不配合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江南空有五千万人口,却无法为改革提供所缺的劳动力。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量,赵俣他们才不惜“养贼”,也要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其目的之一就是打破江南士绅集团对江南的垄断、对改革的阻碍,释放江南庞大的劳动力,打开江南这块赵宋王朝最重要的市场。

    总之,江南士绅集团不仅是赵宋王朝和赵俣以及赵俣子孙皇权的隐患,还是赵宋王朝发展、赵俣改革的绊脚石,绝对是赵俣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更让赵俣和张纯恨不得对江南士绅集团除之而后快的是,他们真敢抱团抵制朝廷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哪怕有宋江义军和民意的威胁,他们仍旧执迷不悟,摆出了一副朝廷根本奈何不了他们的架势。

    这也就不怪张纯主张,宁可将江南打成废墟,大大消耗赵宋王朝的国力,也绝对不能向江南士绅集团妥协。

    老实说,对于张纯的提议,赵俣很动心。

    江南士绅集团太嚣张了,这不给他们一个痛入骨髓的教训,他们肯定不长教训不说,没准还会因为赵俣的退缩而变本加厉,继续干政、继续盗取赵宋王朝和民众的财富壮大他们自己、继续阻碍赵宋王朝的发展。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