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水浒计划(2 / 4)

加入书签

士绅阶层中的顽固势力,又能避免朝堂内部的直接冲突,维持政权的稳定,还能彰显朝廷的威仪与仁德,真可谓一石二鸟,甚至一石多鸟。

    再者,从经济角度分析,士绅们凭借特权大量隐匿土地,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赋税收入。

    宋江带人去对付这些士绅,不仅能打乱他们抵抗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的布局,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缴获大量的钱财。

    这些钱财,朝廷大可在事后以“追缴贼赃”的名义收归国库。

    想想看,士绅这些年吸了朝廷和民众多少膏血,是不是也该他们还回来一些了?

    最后,从长远规划来看,只要借助宋江他们之手铲除了这些顽固的士绅,再想想办法震慑一下剩下的士绅,《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或许就能顺利推行。

    等到朝廷赋税稳定了,百姓负担减轻了,社会矛盾也会随之缓和,赵宋王朝的统治根基自然更加牢固。

    至于宋江起义带来的这点破坏?

    别说此事操作好了,是可控的,就算宋江起义到时候失控了,造成的破坏力又能有多大?

    历史上,两宋时期可是有四百多场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比较大的,甚至有上百万人参与,十几万这种级别的都多不胜数,而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实际上只有一两万人,规模实在小太多了,对赵宋王朝的破坏也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最后,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不是亡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外族之手。

    所以说,这点风险,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自从赵俣登基,还没发生过农民起义,哪里对得起两宋时期平均每年约发生1.36次农民起义这个数字?

    换而言之,在造成农民起义这件事上,赵俣给别的宋朝的皇帝拖后腿了。

    那赵俣搞出一两起农民起义,给赵宋王朝冲冲“业绩”,是不是也应该?

    思想这么一转变了之后,赵俣就让张纯展开讲一讲。

    张纯跟赵俣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张纯比赵俣想得更多一些。

    ——除了赵俣想到的这些,张纯觉得,可以好好利用印花税。

    具体就是,等宋江他们杀光一个地方的士绅后,尽量将士绅的地契全都抢来烧掉。

    等到宋江他们走了以后,朝廷就只认在朝廷备过案的土地,也就是遵守《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被丈量出来、朝廷给出具过新地契的土地,其余土地,一来朝廷早就言明了其不受朝廷保护,二来因为无法证明这些土地到底是谁的,所以,全都收为朝廷所有,到时候,由朝廷出面统一用来雇佣当地的人种植棉花,大力发展纺织业,为当地的民众提供工作岗位和创收。

    等这样的事传扬出去,应该会有不少士绅主动去请求朝廷派人去他们那里丈量土地,不然的话,等到宋江之类的蚁贼打过去,他们失去的可就不只是那点税收了,而是将失去所有的土地,甚至是失去生命,家破人亡。

    赵俣听完,发现张纯真是一个人才,至少是一个歪才,这么毒的招数都能想得出来。

    赵俣问:“那如何教宋江一伙听朝廷命令行事?”

    赵俣没有天真的认为,宋江会跟《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一心盼望招安,为了能获得招安,不惜一百零八个兄弟最后死到只剩下三十二个。

    赵俣真得好好防着点,宋江到时候做大真的反了。

    汉灵帝不就这么玩脱了,给他们找了一个没有底线的对手?

    张纯胸有成竹地说:“官家不放心他等,可派一些忠心耿耿之人跟他们一块起事即可。”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