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张纯的新野心(3 / 4)

加入书签

载重较小,以咱们大宋现在所常用的纲船为例,其运力最多只有五百石,难以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需求。”

    “海运线路更直接,受地理限制小。咱们大宋的内河运输主要依赖运河、长江等水系,路线固定且曲折。而海运可根据风向和洋流选择更便捷的航线,能直接连接沿海重要港口,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虽然海运初期造船和维护成本高,但长远来看,大规模运输时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低。内河运输因需众多人力拉纤、疏浚河道等,综合成本要高出不少。”

    “海运还能拓展贸易范围至海外各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阿拉伯等地都有丰富的商品和贸易需求。内河运输局限于国内水系沿线,而海运可使咱们大宋与海外建立直接贸易联系,促进经济繁荣。”

    “最重要的是,只要发展海运,官家就有借口发展海船,假以时日,就可以开启大航海时代,去寻找新大陆了。”

    袁倾城则说:“美州有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还有番茄、辣椒等蔬菜,只要能把这些东西找回来,就不亏。”

    麻晓娇也说:“还有橡胶,只要把橡胶树移植到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咱们大宋就不缺制作轮胎的原材料了,科技方面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李琳总结道:“这么说,是得让官家大力发展造船业,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张纯补充道:“除了给官家灌输这些,还要给官家灌输,取消对皇子的限制,不能让他听大臣的把咱们的孩子当成猪来养,要从小就培养他们,十多岁就放他们出去历练,等到时机成熟,就把他们分封出去。”

    四女都点头,表示认可张纯所说的。

    袁倾城有些不解,她直截了当地问:“这种事,你一个人跟官家说即可,为什么找我们?”

    张纯摇摇头:“你们太小看此事的难度了,之前爆发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等等,本朝的大臣一直在防着此事,所以,咱们得齐上阵游说赵俣,让他下定决心解开咱们儿子的封印,如果咱们五个一齐出动,都拿不下官家,就找其她有儿子的妃嫔,来一块游说官家,总之,无论如何,咱们都得做成此事。”

    经过这三四年的锻炼,张纯已经成熟多了。

    她很清楚,这件事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绝对困难重重。

    别的先不说,历史上的北宋,连大一统都没有完成,南宋更是偏安一隅,这固然有宋朝的敌人辽、夏、金、蒙古都很强的原因,其内部又何尝没有极大的保守、掣肘势力存在?就这样的王朝,你让他们出军去征服全世界,阻力得有多大?

    这么说吧,明、清两朝好歹都是大一统王朝,但后来却不约而同的都实施了海禁。

    先说明朝。

    明朝以农为本,统治者认为商业活动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而海外贸易会使民众追逐利益,影响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海禁来限制商业发展。

    还有,明朝统治者秉持传统的夷夏观念,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过多贸易往来,海禁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观念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

    再说清朝。

    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引发反清思想,威胁统治秩序。海禁可以减少中外交流,降低这种风险。

    还有,清朝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统治者认为国内物资丰富,无需依赖海外贸易,海禁政策符合这种经济形态下的统治需求。

    如今,比明清还早个几百年,封建势力肯定要比明清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彻底放开海禁都很困难,就更别提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了。

    所以,这是一盘大棋,而且是一盘得经营许久的大棋,现在就得开始着手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