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议和(2 / 4)

加入书签

中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与哀伤。

    另外,西夏几乎每一年都会入侵赵宋王朝打草谷,而他们的每一次掠夺,都如同在赵宋王朝的心头割肉,让中原的百姓对西夏恨之入骨。

    这仇恨,如同烈火烹油,经久不息,代代相传。

    李乾顺深知,一旦他们投降,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羞辱与清算,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国家,也将彻底从历史的长河中抹去。

    因此,尽管兴庆府已被重重包围,粮草日渐匮乏,士气日益低落,李乾顺君臣仍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有奇迹的发生。

    为此,李乾顺君臣已经将城中的资源全部收集起来,严格管制,并给所有人都分发武器,编成军队,实施严格地军事化管理。

    害怕城中的人坚持不下去,李乾顺君臣对他们说,辽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辽国一定会派大军来救援西夏的。

    尽管城中的军民对于李乾顺君臣负隅顽抗怨声载道,却也只能默默忍受,毕竟,他们的命运,此刻已与这摇摇欲坠的西夏王朝紧紧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李乾顺君臣之所以还在坚持,也是因为他们得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宋军的主帅章楶病了。

    章楶实在太老了,老到攻打西夏之前,章楶就感觉到他的大限快到了。

    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如此,以章楶的沉稳,他未必会选择这么激进的打法。如果他再年轻个几岁,他多半会继续用浅攻进筑这个稳赢不输的战略战策蚕食死西夏,而不是孤注一掷,甚至是赌上国运,来这场必定是你死我活的豪赌。

    幸好,老天还是眷顾这位赵宋王朝最能打的文人的,让他并没有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翻车。

    话说,正是因为章楶沉稳了一辈子,自觉已经将章楶分析透彻的李乾顺君臣才没有想到,章楶在这最关键的一战会一改其稳健的打法,而是声东击西,给他们来了个极为激进的转变,彻底击败了西夏。

    不管怎么说,章楶都打赢了这最关键的一战,为赵宋王朝收复了已经失去了近百年的西夏,成为赵宋王朝战功最高的大臣。

    值此生命的最后一阶段,章楶一边继续沉稳地要求所有人严格按照他们已经商量了无数次的政策接管西夏。

    到了十二月中旬,章楶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

    吕恵卿等人请求章楶回东京或者去南方养病,不过却被章楶给拒绝了。

    章楶对吕恵卿说:“我大限已至,无须多此一举,死在这里,便是我最好的归宿。西夏,乃是我一生征战的终点,亦是我功名的巅峰。我章楶一生,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马革裹尸还。如今,心愿已了,死而无憾。”

    接着,章楶对吕恵卿说:“李氏桀骜难驯、诡诈无常、刚愎自用,绝不可留,你要切记,即使夏主开城投降,也要将其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斩尽杀绝,绝不可为我大宋留下心腹大患。”

    吕恵卿也有相同的看法,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洪武二年十二月末,章楶病逝于灵州城,享年七十六岁。

    赵俣得知此事了之后,放声痛哭,直呼:“朕之诸葛武侯去也!”,随后下圣旨,赠太师、广阳郡王,谥号“庄敏”,并令吕恵卿将章楶的遗体运到皇陵安葬,朝廷以国丧之礼为章楶送行。

    章楶死后,吕恵卿接任陕西、西夏宣抚使,继续治理陕西六路和西夏,以及收复西夏……

    ……

    将时间拨回十一月初。

    自从辽国将岁币的利息,也就是马牛羊骆骡驴等交付完毕,鉴于之前辽军曾劫过赵俣的御营,实际上斋宫这里并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