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饱暖思淫欲(2 / 5)

加入书签

也因此又活跃起来,并重新获得耶律延禧的信任。

    萧奉先等主和派大臣认为,应该将劫营的事推诿给武将擅自行动,绝不承认这事跟耶律延禧和辽国朝廷有关,还得想办法消除这件事对辽国的负面影响。

    萧奉先的提议正对耶律延禧的心思。

    可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要背起这个责任的萧霞抹战死了,将这一切全都推到一个死人身上,只怕赵俣不会接受。

    还有就是,如今辽国能给赵俣的已经全都给赵俣了,不太容易消除这些事对辽国的负面影响。

    要想解决这件事,可能只有割地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其实,耶律延禧君臣很清楚,赵宋王朝最想要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这是赵宋王朝历朝历代皇帝最大的执念。

    甚至可以说,辽国愿意将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给赵宋王朝,他们根本就不用给赵宋王朝钱,相反,赵宋王朝都会给他们钱。

    事实上,在很早以前,赵宋王朝就想用钱买回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

    只是,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对辽朝同样极为重要,一旦失去了这个经济、粮食、人口、战略重地,辽朝离亡国可能也就没有多远了。

    所以,辽朝说什么都不会放弃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的。

    最终,耶律延禧君臣商量,决定主动将易、涿二州割让给赵宋王朝,再继续缴纳岁币和利息以及耶律延禧后加的那五万匹马,并且是立即就将岁币的利息(即剩余的马)缴纳,同时立即派人去辽西京、辽中京、辽东京、辽上京取金银交纳岁币,绝不再拖延。

    耶律延禧还给赵俣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上,他将责任全都推诿给了萧霞抹,说他贪功误国,并解释之前之所以没再继续交付岁币是因为燕京城中的金银绢帛、珠宝古董已经被搜刮光了,没办法再交付了。

    耶律延禧又说,剩下的岁币,包括还没有交够的绢帛,他们辽国准备全都用金银交付,希望两国能就此修好,和平共处。

    耶律延禧还说,和好事重,既荷周旋,切望终始成之,等等……

    信写好以后,耶律延禧决定再派人前往斋宫,向赵俣说明情况。

    可是,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敢受命前去。因为谁都知道,这时候赵宋王朝那边上下肯定是一片愤怒,他们在愤怒之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最后,还是左企弓挺身而出,勇敢地接受了使命。

    见关键时刻,竟然是一个汉儿挺身而出,耶律延禧感慨万千,甚至都有点改变了对汉儿的看法。

    但只有一个汉儿去见赵俣,明显不够,耶律延禧也不放心。

    明白耶律延禧心思的萧奉先,于是推举了他的亲弟弟萧保先担任主使。

    萧奉先如此顾全大局的举动,让耶律延禧大为感动,他深感,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能有一位如此深明大义、勇于担当的大臣,实乃辽国之幸。

    耶律延禧目光凝重地望着萧奉先,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说道:“爱卿实乃国之栋梁,朕心甚慰。”

    萧奉先拜道:“为了陛下、为了我大辽,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奉先语气一转,又说:“值此危亡之际,口说无凭,当明日便交付马匹以此表明我大辽议和诚意……”

    说老实话,对此,耶律延禧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

    要不是赵宋王朝之前勒索了辽国大量的马匹,此战,宋军真没这么容易取胜,退一步说,就算让宋军打胜了,也不可能打成这样的战果。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