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宋王朝的变化(2 / 5)

加入书签

p;当时,曾布切身感受到了,百姓的无助与绝望,苦难与挣扎。

    赵俣登基至今,只有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曾布再看到的,完全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因为他们君臣推出的大力治理黄河、以工代赈、免税、移民等等措施,黄河两岸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甚至已经开始安居乐业。

    如今,随着麻晓娇发明的一系列先进工具、农具的推广,随着朝廷的大力救济,也随着安定下来的百姓在田间辛勤劳作。

    加上今年老天也成全。

    田野间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稻谷摇曳,麦浪滚滚,绿意盎然。

    曾布一路走过来,看到的都是,百姓在耕耘着希望,收获着幸福,与几年前的凄惨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河流域已然恢复了一些生机。’

    ‘若是今年丰收,两岸的百姓应该就能缓过来了。’

    通过走访,曾布还得知,唐恪治理黄河,干得还不错。他虽然没有完全杜绝洪涝,但通过疏导和泄洪等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黄河带来的危害。

    ‘如此治理十年,或将彻底治好黄河……’

    曾布没有立即前去陕西,而是先去了河东。

    赵宋王朝北方的军事防御体系,主要由河北和河东两个防区组成。

    河北先不去说,因为它与收复西夏没多大关系。

    先只说可以成为陕西的后备力量的河东。

    河东即后世的山西,这里山河表里,关险重重,易守难攻。

    河东地区的农业还较为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能够为西北六路的驻军提供粮食等物资补给。同时,当地丰富的铁矿、煤矿等资源,为兵器制造和军事防御设施建设提供了原料,保障了西北六路军队的装备供应。

    河东地处赵宋王朝北部边陲,与辽、西夏等政权相邻,是赵宋王朝防御北方政权的前沿阵地。其北部的雁门关等关隘是抵御辽军和西夏军的关键防线,能有效阻止敌军大规模南侵,从而分担了西北六路在防御北方政权方面的压力,使其能更专注于应对西夏在西北方向的威胁。

    河东地区还设有麟府路军马司,与西北六路的经略安抚司共同构成了北宋的西北防御体系。在军事行动中,河东与西北六路可以相互策应、协同作战,提高整个西北防线的防御能力和作战效能。例如,在对西夏的作战中,河东的军队可以从侧翼出击,配合西北六路的军队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

    顺便说一句,坐镇河东的大将,名叫“张蕴”,此人能征善战不说,跟赵俣还颇有渊源,甚至赵俣都得喊他一声“岳父”。

    ——张蕴在机缘巧合之下,娶了当今皇后郑显肃的母亲当继室。

    因为有这层关系,赵俣曾想过将张蕴调到中央跟郭成一块负责禁军的,还准备大力升赏张蕴,可张蕴却说什么都不干,坚称“无功不受禄”,并表示愿意一直为赵俣、为赵宋王朝镇守河东。

    曾布来到河东以后,在太原城听取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曾肇和张蕴的情况汇报。

    曾肇是曾布的亲弟弟,因为赵俣要收复西夏,还要防御辽国届时干涉赵宋王朝收复西夏一战,特意将文武双全的曾肇调到河东来镇守。

    曾肇到了河东以后,积极备战,如今河东的战备情况很不错,甚至比赵俣君臣想象的还好。

    这让曾布很欣慰。

    听完曾肇的汇报,曾布又亲自去查看了一下军粮仓库和军械库,确定情况确实如曾肇所说的。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