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九龙夺嫡之局即成(2 / 4)

加入书签

sp;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张纯肯定不敢再说了,但她总感觉,赵俣的这些儿子,将来肯定消停不了……

    ……

    因为青唐吐蕃的顽固旧势力被赵俣君臣用雷霆甚至是铁血手段全都拔掉了,使得陇右都护府成了一张白纸。

    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赵俣君臣将一批优秀的人才、袁倾城总结的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由麻晓娇研发的先进科技全都送到了陇右都护府。

    赵宋王朝移过去的一百万河北灾民,勤劳勇敢,热爱这里非常有希望的新生活,所以在朝廷白送给他们的土地上努力劳作,兢兢业业。

    动荡了多年的番人平民和奴隶也无比珍惜赵宋王朝分给他们的土地,渴望过上和平安稳的生活,进而积极配合赵宋王朝派去治理他们的人进行建设和播种。

    老天也会成人之美,很照顾陇右都护府,让这里今年风调雨顺。

    这就使得,陇右都护府遍地生长着旺盛的青稞、小麦、大麦、荞麦等农作物。

    老一辈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说他们这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的盛景。

    吕恵卿保守估计,只要今秋能顺利秋收,当地的人过个两三年丰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另一方面,打通了丝绸之路后,赵宋王朝积极向西域三十六国派遣使臣,与各国建立联系,表明通商意愿,同时通知各国,凡是通往西夏的贸易通道皆已不通,想要与我赵宋王朝进行贸易,今后只能走我赵宋王朝的陇右都护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畅销品以外,赵宋王朝还派遣商人去西域各国推销玻璃制品、香皂等奢侈品。

    一时之间,西宁城高度繁荣起来。

    而农商的大力发展,也使得陇右都护府真正融入了赵宋王朝。

    关键,受陇右都护府的带动,加上朝廷在陕西推出的一系列减税、大力发展陕西的工农业等措施,陕西六路的经济也在迅速恢复,逃出陕西的人得知这些以后,开始陆陆续续地回到了陕西。

    见陇右都护府这么有用,陕西的经济、民力恢复得这么快,之前阻止赵俣攻取青唐吐蕃、劝赵俣放弃陇右都护府以及认为赵俣在青唐地区大开杀戒有失文明的旧党官员全都闭嘴了。他们终于意识到了,赵俣的选择才是真香。也开始想明白了,对外拓边,或许真的能够解决赵宋王朝所面临的问题。

    当然,针无两头利。

    将青唐吐蕃彻底并入赵宋王朝,使其变成了赵宋王朝的陇右都护府,让它源源不断地给赵宋王朝供血,让宋军再无后勤压力,赵俣君臣又彻底铲除了陇右都护府的青唐吐蕃残余势力,没有了后顾之忧,压力无疑就到了西夏一边。

    李乾顺君臣很清楚,如果西夏再不打破赵宋王朝的布局,肯定会被赵宋王朝一点一点蚕食,或者等到西夏国内的经济崩溃,从内部瓦解,让赵宋王朝捡现成的,总之,他们再不想办法,西夏可能就危险了。

    李乾顺君臣先是尝试着拉拢赵宋王朝的边臣、大将,想让他们献城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陇右都护府现在发展得太好了,陕西也恢复了元气,而西夏的被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以至于四九投国军的人实在太少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蠢货。

    不久之前,在西夏的拉拢下,熙河路便有一个名为张庚的基层军官,图谋带着部队叛逃到西夏。

    可是这件事很快就被他们同军的人给举报了。

    熙河路经略安抚使胡宗回,当即派人将张庚捉拿,施以极刑,有意跟张庚一块叛逃的将士全都砍头,同时,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抄家,其家男人尽数刺配三千里,女人全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