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搞钱和减税(2 / 3)
; 今年的茶利润直接增加到了两百万贯,而这还只是第一年。
叶诗韵给赵俣算过,用不了三年,这个利润就能达到每年四百万缗。
这已然是五倍于宋仁宗一朝晚期的收入了。
茶法之后则是酒法。
赵煦一朝时,已经将全国榷酒的利润收了三分之一归朝廷。
而到了赵俣这一朝,经过蔡京的变法改革,则又多收了三分之一。
从此酒课的大头也为朝廷所占有。
比起榷茶和榷酒,榷盐的收入向来远高于前两者。
之前朝廷一直将榷盐的大部分收入归于地方政府,即使在王安石变法后亦是如此。
只是,赵煦一朝时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解盐的盐池损坏,一度影响到了地方财政的收入。
而陕西与京畿地区百姓的日常食盐多有依靠解盐。
直到赵俣继位之初,也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为此,蔡京便将河北与京东的海盐运往京畿地区销售。
不想,此举竟然只以十四万七千余贯的成本赚到了一百五十余万贯的利润。
蔡京因此彻底打开思路,他干脆停止了河北、京东、江淮几块产盐大区的榷盐专卖,而是让商人统一来汴梁城购买盐钞及盐引后,才能销售食盐。
如此,叶诗韵给赵俣算过,仅今年的盐钞收入就能高达一千两百余万贯,不出三年就能高达每年两千五百万贯。
而昔年宋神宗一朝售卖盐钞钱所得不过三百余万贯。
赵俣这一朝卖盐钞的收入足足多了八倍有余。
可蔡京犹自不满足,他还给赵俣献策,想改交子为钱引,也用他这套手段,那样就可以大量增加朝廷的收入。
叶诗韵得知此事了之后,直接表明不同意蔡京的钱法改革,因为贻害太大。
关键,在叶诗韵看来,没必要现在就用核动力印钞这一招——这是经济已经差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有极大的战事,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持,才能启动的经济政策。
旧党官员也屡屡给赵俣上奏章,说稳定的货币,是经济繁荣的基石,亦是民心安定的保障。
而赵俣就是再不懂经济,也知道,货币之稳,关乎国本,不可不慎。
所以,综合考虑过后,赵俣才让赵挺之负责钱法改革,而且,上面有赵俣亲自控制(实际上是让叶诗韵帮赵俣控制),下面赵俣又让赵开和张悫这两个也擅长发行货币的人才负责具体实施,加上赵挺之趋于保守的钱法改革思路,相信赵俣这一朝在钱的稳定上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
虽然赵俣没指望钱法改革的收益,但事实就是,钱法改革也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另外,当初叶诗韵献得那三条搞钱策略,以及其后补充的几条经济策略,也都给朝廷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再加上反腐抄家搞到了大量的收入。
这赵俣才能干这么多事的同时,还有不少盈余。
值得一提的是,赵俣的香皂和玻璃现在也是大赚特赚。
不久前,叶诗韵又给赵俣出了个发行彩票的敛钱手段,以供赵俣养家。
这就使得,不仅赵俣这一朝的朝廷有钱,赵俣个人也很有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