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华人首富就不算首富了?(2 / 3)

加入书签

基础上,又加固了一层“神化”的光环。

经此一役,下一次当陈天再有所行动时,市场的追随将变得更加疯狂和不容置疑。

在此大势所趋、投资者对苹果退市报价普遍满意的背景下。

纳斯达克方面对苹果的提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象征性会议讨论,以展现其程序的专业与严谨。

一周后,纳斯达克正式回复苹果:核准其私有化方案,苹果即日起进入退市流程!

这一结果尽在预料之中,并未在西方市场掀起新的波澜。

然而在遥远的华夏,这一消息却让所有关注金融与互联网发展的国人如打了鸡血一般。

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央视也在不同时段的多档王牌节目中,反复解析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收购案。

评论专家普遍认为,收购苹果将极大推动国内在计算机软硬件领域的整体水平。

别看苹果在美国市场被微软全面吊打,无论在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层面皆处下风。

但这仅仅是因为它的对手是“微软”。

如果和华夏企业比对,巅峰市值突破百亿美元、产品遍布全球的苹果。

其所积累的软硬件实力,绝对遥遥领先于国内所有企业。

此次陈天收购苹果,无疑是为华夏科技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而完成此等壮举的陈天,毫无疑问成为了整个华夏人民的骄傲,受到万民追捧。

此消息在国内持续发酵,迅速超越了明星八卦版块的热度,成为全民热议的新焦点。

网络上,对陈天的推崇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前觉得收购国内企业是壮举,现在陈天直接去米国‘抄家’了,这才是民族企业家的天花板!”

类似的评论在各大论坛、贴吧刷屏。

陈天过往的成就被一一翻出,奉为商业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网友们戏称其为“陈天效应”。

凡是他出手的领域,必然掀起巨浪。

在一片“吹捧”声中,一个核心问题再次被点燃:“所以,陈天到底有多少钱?”

不久前用十亿美金收购PayPal,此时收购苹果也需要三十多亿美金的巨额资金,以及他此前在国内市场翻云覆雨的资本实力。

让所有人终于意识到,这位年轻商业偶像的财富深度,恐怕远超常人想象。

“我估计至少也该有100亿美元了吧?光看苹果和PayPal的市值加起来就接近40亿,更何况他在国内的CC、淘宝等公司都是第一大股东……”

“你们说,他有没有可能超过去年李加诚公布的113亿美元,成为新的华人首富?”

“这个有点难吧……李嘉诚稳坐华人首富这么多年,还没见谁能真正撼动。”

说这话的网友显然对资本运作了解不深,只闻李加诚其名,却未必清楚他究竟掌控经营哪些产业。

“轻松超越好吗?苹果这种巅峰市值百亿美元的公司说收就收,李加诚算什么?也不过就是一个‘苹果’的价钱罢了。”

这位显然是陈天的“无脑粉”,语气里全是崇拜。

这话立刻引来李加诚支持者的不满,当即反驳:

“楼上的,先去补补课再吹牛逼行吗?你真以为收购苹果背后没资本支持?钱全是陈天个人出的?”

“就算陈天让渡了些股份收购苹果,那他国内产业被你吃了?一年前CC、淘宝融资时估值都大几十亿美元了。

经过这一年发展,翻几倍不是问题吧?我预测陈天说不定直接冲进全球前十,华人首富算什么?”

各类猜测沸沸扬扬,但由于陈天旗下公司均未上市,缺乏公开财务数据,谁也拿不出确凿证据。

大家都确信陈天很有钱,可他究竟多有钱,却始终像隔着一层浓雾,看不清、摸不着,只剩下惊叹与猜测在网络上不断回荡。

在“陈天到底多有钱”的话题下,一些看似“理性”的分析开始集中涌现。

有自称有内部消息的网友发帖称:“大家冷静点,收购苹果固然震撼,但我们要理性看待陈天的真实财富。

这种巨额收购很可能依赖高杠杆融资,陈天个人净资产未必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夸张。

我估计,能挤进全球富豪榜前一百就堪称奇迹,超越比尔盖茨这等积累半个世纪的巨头?不现实。”

这种“降温”言论很快获得了大量附和。

有人举例国际老牌财团的深厚底蕴,有人分析互联网泡沫破裂不久的前车之鉴,结论都指向一点:

陈天虽强,但毕竟太年轻,财富根基尚浅,未来可期!

现在欲与那些经营数十年的全球顶级富豪比肩,为时尚早。

一时间,舆论场从狂热的吹捧转向了对财富真实性的谨慎猜测,甚至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