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师父的执念!完成!(6k二合一)(1 / 4)
周砚可不是忽悠赵嬢嬢,如今饭店经营顺利,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饭店论管理能力谁最强,非赵嬢嬢莫属。
二十多年的掌家经验,养出了从容不迫的大将之风。
周砚将来要是去开分店或是有事出门,饭店需要有人管理操持,这重任肯定得由赵嬢嬢担起来。
识字、记账、算账是基本能力。
趁着镇上还有扫盲班,先把识字、写字的短板补上,日后定是他的得力干将。
泡了脚,老周同志和赵嬢嬢带着周沫沫,早早便上楼睡觉去了。
“三水,你说我能学得会吗?小时候我就读不来书,后来年轻的时候又是扫盲班的漏网之鱼,现在都四十了,再学会不会有点迟?”躺在床上,赵铁英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自信。
“你那么聪明,啥时候开始学都不会迟。”周淼从身后搂住了她,温声道:“你以前是觉得识字、写字没得用,所以没用心,但现在你要当经理,你肯定能学得又快又好。打枪那么难你都能拿第一,你聪明的很。”
“三水,你真好。”
“对你好,应该的。等一下,我觉得今天有点累了,要不我们还是早点睡吧。”
“不行,我要报答你。”
“不能恩将仇报啊……”
……
营业额662.6元,刨除食材、调料和粗略估计的各项损耗开支,利润能达到360元左右。
周砚把一捆捆扎好的钱放进箱子,把账目记好。
营业额提升不大,但得益于肉价下降,利润相当可观。
这样下来,一个月的利润能有近一万元。
对于一家开在乡镇上的小饭店而言,表现已经相当可观。
纺织厂的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可以说,愿意花钱来饭店吃饭、买卤菜的工人,大都已经来饭店消费过。
而且,最初的激情退去之后,熟客的消费频次开始有所下降。
这倒不难理解,毕竟他定价不低,哪怕是和同事一起来吃,人均消费基本在六毛以上,在苏稽算高消费场所了。
频次降低,不过胜在稳定,味道好的饭店,一周总要来打一两回牙祭。
知道饭店周日基本不开门后,不少人将聚餐选在了晚上这顿,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频次降低带来的影响。
此外就是纺织厂之外的客群拓展,随着《四川烹饪》杂志和嘉州日报的宣传,还是逐渐开始凸显效果了。
周砚扫了一眼任务列表:
【支线任务:赵淑兰的烦恼!进度28%】
【支线任务:师父的执念!进度99%】
【主线任务:破圈计划!进度136/200】
破圈计划任务的进展明显,任务进度已经过半。
除了那些被销冠周沫沫小同志用卤素菜勾引来的小学生,有一半左右是闻名而来的客人,其中有一些是专程从嘉州过来的,说是看了杂志和报纸,闻名而来。
这些客人的消费能力普遍不错,来一趟苏稽有时间成本,所以走的时候还会带一些吃完觉得不错的卤菜回去,从而保持了饭店的营业额。
就像今天来颁奖的吴科长和记者沈少华,走的时候带了半斤卤猪头肉,一斤卤素菜,分别消费两块钱。
不光给周砚颁奖,还给他送钱来。
可别小瞧了这些客人,口碑就是一点点打开的。
这年代的日报记者,宣发能力相当强大。
而吴科长他们这个圈子,又恰恰是嘉州城里消费能力最强,对吃的东西最讲究的那批人。
口碑做好了,等他把饭店开到嘉州,自然会发酵。
按照这个趋势,破圈计划这个任务,下周应该有机会完成。
明天他师父不办席,没事的话应该会来店里学习,他得好好教一教他了。
怎么回事啊,99%卡半个月了,肖师真是一点都不上心!
目前看来,最有希望完成的任务,就是他师父这个火爆猪肝完美任务。
临门一脚踹半天了,实在踹不开,他就想踹师父了。
这几天下来,他手头的现金又有一千多了,之前买房还剩了七百,明天把他爸妈的工资结了,这两天抽空去一趟苏稽,给夏瑶买一份礼物作为还礼。
这事赵嬢嬢跟他说两回了。
周砚心里倒是有了个大概想法了,到时候再去百货公司瞧瞧。
闭上眼睛,一秒入睡。
……
第二天一早,周砚还是早早出门去买菜,今天他多要了两笼肥肠,把卤肥肠的供应量翻倍。
这应该也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卤肥肠的上限了,除非单开一锅臭卤专门用来卤肥肠,不然他可不敢再随意增加肥肠的量,以免搞坏老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