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我妹真可爱!(6k二合一)(1 / 4)
按照周砚原本的计划,肯定是推倒重建,只要这块地基,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建一座新楼房,兼顾开饭店和生活所需。
但邱老太给的实在太多了,那一柜子的古籍价值不可估量,黄花梨木的八仙桌后世可是称斤卖的,满螺钿的大衣柜和一整套的红木椅子,价值也不菲。
这座老宅对于她而言,应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当邱老太看着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周砚有点犹豫了,迟疑道:“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做规划,这座老宅对您来说应该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这些家具这样摆放也挺和谐的,如果能够保留的话……”
“你错了。”邱老太闻言却笑了,“从我答应把这座老宅送给你的时候,它对我便已经没有意义了。”
“啊?”周砚愣住。
“你的心思很细腻,也很善良,如果说让我和汪遇重逢是机缘巧合,那帮华侨寻亲成功,靠的是你敏锐的嗅觉与细心。”邱老太面带微笑道:
“我会选择住在这里,除了想等一等他,其次是因为这里出门吃东西和打牌比较方便。
如今我已经见到他了,也准备去香江住一段时间,这座老宅对我已经没有任何牵挂和意义。
我认死理,却也是一个生性洒脱之人,身外之物我向来看的很淡,只有人能让我记挂。
语嫣跟我说过,你买这个房子是看上了这个地段,想把饭店开到嘉州来。”
邱老太的话,让周砚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苦守三年之约后,决然投入与段兴邦的婚姻之中的邱小姐,确实是洒脱而清醒的人。
周砚想了想,点头道:“是的,我是看中了这里毗邻码头,来往客商、游人较多,想等存够了钱,把这院子改建,把饭店搬到这里来开,谋求更好的发展。”
“这想法挺好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嘉州纺织厂效益好,但终究只有三千名工人,上限是可以预见的,且很难打破。而嘉州城里人多,这两年天南地北来参观大佛的游客也渐渐多起来了,你只要把口碑做起来,生意肯定能再上一层楼。”邱老太看着他,笑吟吟道:
“这些事,想来你自己也看得很清楚,在城里开饭店,你需要更大的店面,更体面的厅堂和包厢,所以这老房子必须拆掉重建。
那你又在犹豫什么呢?如果留在这里的这些家具给你造成了负担,明天我会让人把他们全部拉走。”
“您说的对,我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只是今天跟着您看了这院子,推翻不免觉得有些可惜。”周砚点头,有些汗颜。
“一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一家人每天起早贪黑,要耗费多少力气才能存够。如果只是来城里买个旧院子,又何必花这个钱买这小破院子?
当年邱家建这宅院,是在蓉城待不下去了,卖了蓉城的宅子退守嘉州,地基不过三四百平,也就门楼修的气派些。嘉州有更大更好的大户老宅,你尽管去挑去选,还用不着一万块。”邱老太笑着摇头。
周砚:……
老太太实在坦率了,让他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邱老太接着道:“你瞧瞧这布局,阴沉沉的,围着小院子一圈的房间,怎么改,都满足不了你既要住又要开店的需求,就得推翻了重建。
再说了,现在这样住着也不舒服,拉个电线都怕把房子给点了,嘉州城里在改造下水管道了,你重建的时候把旱厕改了,店里也能干净卫生。
现在大家比较平等,口袋里都摸不出多少钱,你开饭店想挣钱,还是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走群众路线。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以前专做大户的买卖,现在一份回锅肉也只能卖三块钱。你要想搞几个包厢,就把钱给挣了,没赶上时候。”
周砚听得连连点头,看得出来,邱老太对这老房子的居住体验确实没那么满意,笑着说道:“您说的对,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想过推翻重建的事情,全部推翻后建成楼房,一楼拉通一个大厅,能摆三十张桌子,还能修个大厨房。二楼修房间拿来居住,这样商业和居住区就能完全分隔开来。”
“这安排也挺好。”邱老太点头,想了想道:“你要是能建三层,二楼弄几个包间用来安排包席和宴请,还能满足更多的客人需求,走飞燕酒楼的路子。”
周砚闻言认真想了想,点头道:“我再考虑考虑。”
具体规划肯定要按饭店的需求来,不过邱老太的建议确实值得考虑,二楼安排包厢,可以吃下一部分的高端宴请。
到时候还可以出一份包席菜单,一些不适合随到随点的菜,可以作为包厢宴席的招牌菜,比如雪花鸡淖。
要把饭店从纺织厂门口搬到嘉州城里来,那肯定不能再走完全一样的路子。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百年经营的经验,值得借鉴。
“你若是重建,可有大概日期?”邱老太看着他问道。
周砚道:“我大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