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她的过分可爱让厨房熠熠生辉(6k二合一)(4 / 4)
都能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要是来了嘉州,怕是我们飞燕酒楼都不一定做的过他。”
“你说,我们啷个就生不出这种儿子呢?”黄鹤一脸羡慕。
……
“照片和实物严重不符的嘛!我吃跷脚牛肉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过这么漂亮的盆!”黄兵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对封面图表示愤慨:“照骗!”
“你懂个锤子!为了拍出来美观漂亮,换个盘子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黄莺给他翻了个白眼,“你看看这汤色,这牛肉,这毛肚,和你天天在店里吃的一样好吗!”
“嘿嘿,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跷脚牛肉了,我会不晓得吗。”黄兵咧嘴笑,“可见不是我一个人喜欢砚哥做的跷脚牛肉,该他出名!”
黄莺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下,已经迫不及待翻开杂志看了起来。
黄兵见此,也跟着坐下,随意翻看着,很快笑不出来了,惊讶道:“这……怎么都是特级厨师,各地名厨大师、还有在国外做菜的大师啊?”
“这更说明这本杂志的含金量。”黄莺眼里亮着光:“周砚从菜谱残页上把跷脚牛肉复刻出来,并且进行了改进,历经无数次失败,精益求精,熬出这样一锅汤鲜味美的跷脚牛肉。”
“这种能力和精神,当得起厨坛新星的称号。”
“我有种强烈的预感,周砚将来一定会成为顶级川菜大师!”
黄兵合上杂志,挺直了腰杆:“你看我怎么样?”
黄莺看了他一眼,“你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墩子。”
“靠北!”
……
“才一个月不到,你就又来了,周砚的厨艺就真有那么大的魅力?”黄琛看着和他并排而骑的何志远,笑容中带着几分揶揄:“当初是谁说苏稽是美食荒漠的?”
“周砚做的菜确实不错,但相比于他的菜,我觉得他这个人的魅力更大,他总能给我带来一些惊喜,还会给我在创作上提供有用的建议。”何志远笑着道:“我收回之前的话,苏稽还是有美食的,之前是我狭隘了。”
“你这个嗷卵犟还有收回话的时候啊?”黄琛大感意外,看着他道:“这回来,打算采访他啥子?卤肉?我跟你说,他最近推出的卤素菜巴适得很,我家娃娃都很喜欢吃,特别是卤腐竹,那味道简直不摆了,比肉都香。”
“还有卤素菜啊?”黄琛有些意外,“是采访卤味,不过不是采访周砚,是她奶奶张淑芬同志。”
“张老太?”黄琛愣了一下,深以为然的点头:“那你就采访对了,周砚的手艺都是从张老太那里学的,张老太做的卤肉味道那叫一绝,我经常听一些老同志说当年张记卤味在桥头摆摊的盛况,和现在的周二娃饭店排队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张老太的传奇不限于这一锅卤味,他的丈夫……”
两辆自行车并排而行,黄琛不急不缓地讲着关于张老太的传奇经历。
小李坐在后排,手在包里摸了几回笔记本,都因为路面太颠簸放弃了,脑子里疯狂运转。
死脑子,快记!
按照工作手册要求,作为速记员,必须要把这类旁人对于当事人事迹的补充全部记录下来。
可黄镇长为什么在车上聊呢?
有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啊?
牛马就不当人吗?
这破班,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太好了,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补充信息啊。”何志远赞叹道。
小李一个激灵,眯起眼睛,更认真的听了。
“老黄,今天我请客,你想吃啥尽管点,回去的时候再给娃娃带一份卤素菜。”何志远看着黄琛笑道:“不过你这辆二八大杠下午要借我用半天,我和小李要去一趟周村,实地探访和采访张老太。”
“你用嘛,下午我开会也不用车。”黄琛笑着点头。
两人一路闲聊,到纺织厂门口的时候,纺织厂工人们已经下了午班,在周二娃饭店门口排起了三排长队,每一支队伍都有七八个人。
“这些都是打包卤素菜的客人,不少都是怕晚上来晚了买不到想吃的。”黄琛笑着介绍道,回头一看,何志远已经取出相机,对准了排队的人群按下快门。
放下相机,何志远笑着道:“排队的工人,切肉的中年男人,桌上满满当当的卤肉和卤素菜,还有背后热气腾腾的跷脚牛肉大锅,多有烟火气的画面啊。”
“走嘛。”把车停好,何志远当先向着卤味摊走去,“我今天就要尝尝这卤素菜到底有多好吃,能让这么多客人排起长队买,当年苏稽桥头的盛况看不到,今天在这里回顾也是一样的。”
-----------------
PS:二合一,晚上还会加更!
沫沫星星眼:锅锅,求求了!来一张月票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