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大宋烟雨——李清照》(1 / 3)

加入书签

晚会第一次大彩排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演播大厅内的灯光缓缓亮起,将舞台上的光影幻境拉回现实。

苏君与老谋子并肩走上舞台,身后跟着副导演、制片主任等核心成员。

参与彩排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们纷纷聚拢过来,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这场持续了近十个小时的彩排,效果远超预期。

老谋子站在人群中央,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声音温和却有力。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从早上八点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喊累,每个节目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状态,尤其是邓紫其、周杰伦,还有昆曲《牡丹亭》和非遗《活字印刷》,不管是表演还是舞台呈现,都让我特别惊喜。”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里满是肯定。

“能在第一次大彩排就达到这样的水准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我代表晚会剧组,谢谢各位。”

掌声在大厅内响起,不少年轻演员和歌手红了眼眶,能得到老谋子这样的大导演的认可,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等掌声平息,老谋子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

“当然,也有一些小瑕疵需要改进。”

“比如《国风舞》的舞者,在队形变换时还有些卡顿,回去后要多练几遍,确保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

“还有音效组,在凤凰传奇演唱时,剑风的拟声稍微晚了0.3秒,下次要提前和伴舞团队做好衔接。”

他将需要改进的细节一一列出,条理清晰,没有丝毫含糊。

“大家回去后好好休整,调整状态,争取下次彩排做到零失误。”

随后,苏君接过话筒。

他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正题。

“张导说的问题,大家要记在心里,认真整改。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能记住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

“我们不仅是在筹备一场晚会,更是在传递文化,传递新年的祝福。”

他的目光落在年轻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身上,语气里带着期许。

“不管是资深前辈,还是新生代艺人,能站在这里,就说明你们有足够的实力。”

“希望你们能保持这份初心,在接下来的彩排中,拿出更好的表现,给全国观众呈现一场难忘的晚会。”

简短的会议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

演员们互相道别,工作人员开始收拾设备,演播大厅内的喧嚣慢慢褪去,只剩下零星的交谈声。

苏君和老谋子并肩走出大厅,坐上了等候在门口的黑色商务车。

车子缓缓启动,汇入京城夜晚的车流。

老谋子靠在座椅上,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对了,苏总,咱们之前聊的《大宋烟雨——李清照》,春节后是不是就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嗯,我已经让金乌影业的团队开始做前期筹备了。”

苏君点头,从手边的文件袋里拿出一份剧本大纲,递给老谋子。

“这是最新修改的版本,你先看看。”

老谋子接过大纲,借着车内的灯光仔细翻看。

《大宋烟雨——李清照》是一部古装人物传记电影,聚焦北宋时期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从少女时期的烂漫灵动,到婚后的琴瑟和鸣,再到晚年的颠沛流离,跨度极大。

更难得的是,这是一部少见的大女主电影,没有刻意添加感情线来迎合市场,而是专注于李清照的才情、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这种题材不好拍啊。”

老谋子翻着大纲,语气里带着感慨。

“对演员的要求太高了,既要演出少女的鲜活,又要诠释出中年时代的温婉感觉,还要能拿捏住晚年的沧桑,更得有李清照身上那种‘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的才情气质。”

“对导演的功力也是考验,既要还原宋代的历史风貌,又不能让剧情显得沉闷,得在史实和艺术表达之间找到平衡。”

“正是因为难拍,才值得我们去努力尝试。”

苏君的声音平静却坚定。

“现在的电影市场,太多千篇一律的商业片,缺少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故事不该被埋没。”

“我们要做的,是拍出她的‘魂’,不是简单地还原她的生平,而是要展现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展现她的诗词背后的故事,让观众真正理解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老谋子深以为然,点头道。

“你说得对,精神内核才是这部电影的关键。”

“比如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要拍出少女李清照的天真烂漫;‘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