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反抗不了,就学着适应【求追读】(2 / 3)

加入书签

p>

他们一开始去韩国当练习生就是想出人头地,结果最近两年的风向变化过于迅速,韩国的影视剧市场屡次被金乌影业的项目血洗,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舍近求远了。

能有在家附近发展的机,谁还会背井离乡,给财阀当玩物?

从《诛仙》第一次登录韩国,大爆特爆开始,金乌影业就开始不断压缩韩国本土的影视剧市场。

比如说刚刚结束的《来自星星的你》和还在上映的《大唐剑圣:裴旻》,直接将棒子的同期电影、电视剧碾成了渣渣。

想象一下,背井离乡、整天繁忙工作的人晚上打开电视,其中播放的是家乡的电视剧,那一瞬间的崩溃和自我否定足够他们毅然决然的转身回国了。

相比于其他拿腔拿调、开出天价合约的人,张亿兴很聪明,他直奔金乌影业,不要求太高的条件,只希望能在金乌影业获得重视。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误,刚进公司就能拿到男一号。

虽说这个男一号可能没有男二张显宗出彩,更具有记忆性,但已经是苏君给他的优待了。

其他几个回国发展的偶像,没错,就是偶像,短时间内可能会颇受重视,赚得盆满钵满,可长期发展上难以和张亿兴媲美。

娱乐圈,终究要靠背景和实力说话。

说起来《无心法师》真的很特殊,男一、女一的人设都比不上男二、女二,可谓是倒反天罡。

对于岳绮罗这个角色,苏君反反复复想了好多次,最后还是用原版的陈谣。

陈谣和岳绮罗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况且她算是一个新人,正好金乌影业缺少新鲜血液。

身上没有黑料、人也不错,适合长期培养。

三下五除二处理完《无心法师》的相关工作后,苏君走出公司,今天不是提前下班,而是要和宁昊、徐争、黄博一起聊一聊《心花路放》的情况。

这就是同时推进大量项目的弊端。

再大的老板都要前往一线,一项一项敲定细则,确保拍摄的时候不会出问题。

《心花路放》算是一个顶配的剧组,一般人根本压不住这三个人。

陈祉希忙着《鬼吹灯》的筹备,手头还要几个小项目,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可以分配,分身乏术。

制片部另一个总监,夏铭正在电影局开会,有关《环太平洋》和《大唐剑圣:裴旻》的会议一个接一个,夏铭都快住在总局了。

每次开会都有一大堆又臭又长的精神总结,反正台上的人说得很开心,一脸懵的夏铭只需要配合着鼓掌就行。

面对采访时,或者需要发言时,秘书准备的车轱辘话就派上用场了。

说白了,上面自娱自乐,夏铭捧哏。

这也是苏君称病不出席会议的原因所在,全是些没营养的烂俗套话,听着就浪费时间。

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苏君不用去当负责股长的木头人,但免不了奔波于各个项目之间,为金乌影业的发展操碎了心。

经过几天的适应后,苏君找回了曾经的感觉。

所以说嘛,反抗不了就学着适应,说不定还能自娱自乐,爽一爽。

载着苏君和卫云翔的商务车低调离开公司,但金乌影业的运转依然平稳,张亿兴这个公司新人也接到了通知。

“加入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出演男一号,已经很不错了。”

张亿兴将最新的通知单放到一旁,脸上浮现一抹轻松的笑容,虽说不是电影角色,但和他的身份也足够匹配了。

看了一眼身边闷闷不乐的经纪人,张亿兴无奈的摇摇头。

经纪人哪哪都好,就是眼光不长远。

“鹿函和黄子涛确实拿到了一笔很高的签约费,但他们的后续发展堪忧。”

“有几个偶像能红一辈子?”

“最终还要靠作品和实力在娱乐圈中立足,金乌影业的实力和资源都算得上顶尖,我现在加入也不算晚,只要一点一点往上爬,总会有站到高处的那一天。”

张亿兴的声音中满是期待,看向空荡荡的办公室时,眼神里也全都是憧憬。

有句话他没有挑明,金乌影业对旗下艺人的基本功要求确实严苛,但给资源时毫不吝啬。

是真的下大力气捧人。

最好的例子就是张若昀,从籍籍无名的小透明,到顶流中的顶流、一线中的一线,只拍两部戏,如此快速且顺畅的咖位飞升,谁看了不迷糊。

张亿兴自认为他的条件比之前的张若昀好太多,只要不断努力,让高层看到他的实力,自然会给他一个机会。

凭借作品立足,总比同期那几个靠着粉丝立足的人强。

至于在登顶巅峰之前需要经历的磨难和低谷,张亿兴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人生就是这样,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