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华亿,迟早药丸【求追读】(2 / 3)
人敢和苏君正面对上。
就连于胖子都视若无睹,直接去外面浪,用来排解忧愁。
不在于怂不怂,而是审时度势。
“我今天把你们叫来是有另外一件事想听听建议。”
王钟军坐起身,拿出珍藏的雪茄,挨个分了下去,就算是蔡艺浓都没有拒绝。
只不过没有立刻点燃,味道太冲了。
几个人吞云吐雾一阵后,王钟军才切入正题,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超他的预料,苏君和金乌影业的步子迈得太快,他和华亿都有些应接不暇。
“《大唐剑圣:裴旻》的剧情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特效做得太好了,国内的其他电影根本做不到,甚至有点《阿凡达》的味道。”
“其他的我不想听,我想知道咱们能不能做到?哪怕做到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都可以。”
自《大唐剑圣:裴旻》上映以来,王钟军对电影票房的日日递增没有任何忧虑的感觉。
成本放在那里,就算《大唐剑圣:裴旻》的票房超过三十亿又如何,能比得过《私人订制》这种无本买卖吗?
王钟军忧虑的是金乌影业在电影工业上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所有同行。
之前华亿去电影化是因为几家巨头一起烂,现在金乌影业突然冒出来,大刀阔斧的迅速发展,对华亿的威胁太大了。
更何况现在电影、电视剧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这件事被苏君玩通了,他们自然要插上一脚,分点好吃,
不过前提是要有好的影视剧。
这才是王钟军大力支持《古剑》的原因所在。
“短时间内基本不可能,想要赶超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陈国付沉默片刻后,异常肯定的摇摇头,脸色十分沉重,手上的雪茄半天没有拿起来。
“据我所知,苏君在异色特效上投入的资金至少有五个亿,还从各个银行贷了很多。”
“人员是一批接一批的送到好莱坞培训,每个人的培训费都不是小数字。”
“我们想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公司,至少要用三年时间,投资十亿起步,还要有懂行的人负责运营。”
残酷的现实被陈国付撕开,几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蔡艺浓默默的点上雪茄,她真是越了解苏君,越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可怕。
“我找人打听了一下金乌影业的内部情况,别看金乌影业的项目都很赚钱,但大部分都被投入到了各个方面,每年的分红都不多。”
“甚至金乌影业大概一半的股份都在银行手里,抵押贷款的额度非常高。”
“说句公道话,金乌影业有现在的成功,和苏君的大胆决断有很大关系。”
蔡艺浓吐出一口烟雾,浓重的表情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句话她没有明说,但在座的几个人都懂。
金乌影业的资金链存在很大问题,一旦失败的项目接连出现,苏君要是没有后手的话,金乌影业分分钟就会崩盘。
但苏君失败过吗?
王钟军一根雪茄抽完,将尾部摁灭在烟灰缸里面,将视线放到冯晓刚身上。
“晓刚,如果我请好莱坞的特效团队进组,由你指导,能不能拍出来这这样效果的电影?”
对于华亿来说,一部《大唐剑圣:裴旻》的盈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对股价来说非常重要。
影视公司就那么多,如果金乌影业能做到的事情华亿做不到,一旦苏君决定把金乌上市,华亿立刻会变得一文不值。
没了华亿,谁还会记得王家兄弟?
“我不行,简单的特效还能玩一玩,这种特效肯定做不到。”
冯晓刚摇了摇头,白斑遍布的脸庞稍显恐怖,神色略显阴郁。
现在可不是嘴硬的时候,万一因为他的逞强而把事情搞砸了,王钟军绝对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况且他现在也算是功成名就,衣食无忧,没必要再冒险。
“你不行?那为什么张艺谋可以?”
王钟军眉头一皱,看向冯晓刚的眼神中满是不悦,就差没直接问他为什么不如冯晓刚了。
就这,张艺谋能办到的事情,冯晓刚竟然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还好意思整天对张艺谋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真是丢光了大导演的脸。
“你以为张艺谋就可以?他比我强到哪里了?”
冯晓刚冷哼一声,脸色也不太好,烦躁的狠吸一口雪茄,娓娓道来。
“我打听过了,《大唐剑圣:裴旻》中的特效部分都是先过苏君的手,由苏君确定能不能用,张艺谋在特效方面基本插不上话。”
“最大的那一场特效画面,是苏君领人在摄影棚里一帧接一帧磨出来的,没有他的点头,根本用不了。”
“那个摄影棚是苏君和传奇影业特意为《环太平洋》搭建的,真金白银就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