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不要玩的太高调(1 / 3)

加入书签

《四大名捕》走完上映第一周的票房坚挺期后,在第二周就开始止不住下跌。

相比于第一周六天一亿七千万的票房数据,第二周七天的总票房不过七千万出头,下滑严重。

这种票房走势下,刘亦妃一行人的宣传已经没什么用处,他们索性取消后续的行程,直接赶往横店,进行《四大名捕》第二部、第三部的开机前准备。

相比于第一部开机时的匆忙,这次也不遑多让,幸好陈祉希手下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圈内老手,才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纰漏。

不过突然接手苏君亲自抓的项目,陈祉希除了惊喜外,还有些许的不安。

陈祉希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压不住创作欲爆棚的陈嘉上,必须要找人帮忙分担一下。

放眼整个剧组,能让陈嘉上忌惮的只有刘亦妃,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差一些。

刘亦妃看着找上门来陈祉希,特别是听到对方要她担任电影的监制,大脑一下子就宕机了。

“不行的陈总,我真的不能胜任监制这个职位,从来没接触过。”

回过神来的刘亦妃立刻拒绝,她就是一个演员,戏中的任何角色都可以尝试,但是戏外的就算了,刘亦妃分身乏术,精力真心不够。

况且刘亦妃对制片人和监制这类职位没有兴趣。

陈祉希没有太意外的神色,毕竟刘亦妃的咸鱼众所周知,除了对演戏情有独钟外,还真没见过她有其他特别在意的事。

苏君也不是没提过让刘亦妃担任制片人、独立做项目,但每次都会被刘亦妃无情拒绝。

说实话,苏君都做不到的事情,陈祉希自问也做不到。

“你就是帮忙挂个名,不用处理任何具体的事务,只要能让陈导在随意改剧本时有所顾忌就行。”

“公司的情况你也要知道,苏总在春城谈项目,夏总手里的《诛仙》还没完全结束,公司里不能只留赵总和陆导,我需要时不时的回去处理事务,没办法长期留在剧组,所以只能拜托你帮忙看着点。”

“《四大名捕》的票房还算可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能上三亿,陈导和光线肯定会有一些小想法。”

陈祉希说的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存在,刘亦妃也找不到好的切入点进行反驳,不过此时的刘亦妃也不是傻白甜,她有自己的条件。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想让她担任监制可以,但陈祉希必须帮她清除一个很棘手的隐患。

站在刘亦妃的立场上,有些话确实不好说,有些事也不好做。

“我可接下监制这个职位,但是想请陈总帮一个小忙,真是一个小忙,绝对不费太多事。”

刘亦妃轻声开口说出自己的条件,虽说面上带笑,但是态度异常坚决,这样子的她让陈祉希都有些不习惯。

幸好陈祉希是个见过大场面的,稍微愣了一下就回过神来。

一张床上睡不出来两种人,苏君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任何人都会变得精明,更何况刘亦妃的底子也不差。

“肯定没问题。”

“我还要在剧组待半个月左右,肯定会帮你把剧组梳理完毕,将一个没有隐患的剧组交给你。”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陈祉希手下的几个制片人职位太低,根本没办法和陈嘉上、王常田平起平坐的对话,金乌影业在剧组的话语权会减弱很多。

有了刘亦妃这个监制就不同了,陈祉希手下的制片人只要在每一句话前面加上一句“刘总说……”,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

刘亦妃和陈祉希的交谈很愉快,全程不过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两个人都得到了想要的,

《四大名捕》在4月11日的时候正式下映,总票房定格在三亿零八百七十二万,超过电影回本线九千万,加上其他渠道的版权收入,金乌影业和光线的纯利润在五千到六千万左右。

而且光线股价大涨,王常田这老小子嘴都笑开花了,乐颠颠的跑到正在拍摄中的剧组,当了一波散财童子。

当天晚上,王常田请剧组的主要人员在大饭店搓了一顿,算是一个小型的庆功会。

主桌上有王常田、刘亦妃、陈祉希、陈嘉上和邓超,要不是舒畅这个女二还没正式进组,她也有机会上桌。

至于江一燕,除非是坐到王常田,或者邓超腿上,否则绝对没可能上桌。

吃到一半的时候,喝高兴了的王常田开始高谈阔论,其他人自然是要配合,就当歇一歇了。

“我就说我的眼光没错,亦妃绝对是一员福将。”

王常田先是吹捧了一波刘亦妃,不仅因为刘亦妃是另一个投资方金乌影业的老板之一,还因为刘亦妃是票房支柱。

电影上映期间,有关无情的评论是最多的,一些高光画面更是广为流传。

无论怎么看,刘亦妃都是第一功臣。

单独夸奖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