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460税官的破绽(1 / 2)

加入书签

第461章 460税官的破绽

明白了。

问题出在哑巴金问冯绣虎名字那会儿。

当时渡口上人不少,冯绣虎又喊得大声,所以江流庙只要稍加打听,就能轻易得知“马二”这个名字。

马二叶三在自在城闹出的动静或许还未传出来,但当初他们在千屿城的事迹却是响亮得很,所以才有了吴卞骆把韩禅戚请来斡旋的这一出。

韩禅戚轻言细语地劝道:“今日河中一役,确实是江流庙无心之举,真人有所不知,此间乃是江流庙与洋人之间的纠葛,阻挠常人渡河,也只是无奈之下的决策。”

冯绣虎夹着菜,嘴里也没停:“不用解释,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江流庙和黑夜教会在争一个面子的问题,我不过是遭了无妄灾,但既然说清楚了,我也愿意解开误会。”

韩禅戚和吴卞骆对视一眼,皆松了口气。

吴卞骆笑着端起杯子:“真人好气度,吴某以茶代酒,谢过真人。”

冯绣虎端起茶杯跟他碰了一下,随口发问:“话说回来,江流庙要真对修桥有意见,直接给府衙施压不就行了何必逼着老百姓去打头阵,被你们当刀子使。”

吴卞骆一愣,旋即摇头笑道:“真人又误会了,江流庙从未逼着信众去闹,所谓阻挠修桥一事,其实全是信众自发的。”

“不止是天瀑川,三条大川的沿岸城镇,诚心供奉江流公的百姓不在少数,所以当得知修桥会妨碍到江流祭时,信众们难免会认为此举冒犯了公爷,因此才把事情闹到如今地步。”

说到这里,吴卞骆不禁叹了口气:“说起来,一边是为修桥,一边是办江流祭,又不是打仗,局面何至于此可百姓虔诚,护公爷心切,事情已经闹大,江流庙若不出面,岂不让信徒寒心”

他冲冯绣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所以才有了今日在河中阻截真人一事。”

和江流庙修士斗法的事冯绣虎已然抛之脑后,他现在疑惑的是另一件事。

按吴卞骆的说法,江流庙原本是没打算管信徒和洋人的矛盾的,江流庙是在无奈之下,被推着掺和进来的。

可如果吴卞骆说的是真话,那瓦爷说的又算怎么回事

税官逼着百姓去码头阻挠造桥队——能使唤这些税官的除了神庙还能是谁

冯绣虎遂问:“百姓是自发的,税官也是自发的”

吴卞骆点头:“自然。”

冯绣虎不信。

这里面有个最大的破绽——百姓不是自发的。

如果说百姓是自发的,那么税官还能解释为被“民意裹挟”,从而随百姓一起为江流公摇旗呐喊,最后使江流庙被迫为信众站台。

从百姓到税官再到神庙,这是个由下往上的影响进程,也是合乎情理的进程。

相反,如果是神庙主动牵头,那就成了由上往下的影响进程,同样是合乎情理的。

可眼下的情况是,百姓是被逼的,神庙是被迫的,上下两头都不是起点,反而中间的税官成了事件的源头。

这件事就说不通了。

如果只是瓦爷一个税官在这样做,还能解释为这小子对江流公心诚,可问题是所有税官都在这样做,就好像他们全都商量好了似的——要联手逼着百姓闹事,再利用这一点反逼神庙插手。

冯绣虎一时想得出神,吴卞骆叫了他好几声才使冯绣虎回神。

吴卞骆笑道:“真人无须困扰,城中纷争不过是些小事,不会搅了真人清净。”

“还小吗”

冯绣虎问:“我看那架势,两边随时都会打起来,信徒如果吃亏,你们江流庙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吧而你们一参与,黑夜教会肯定也得接着吧到时候就是神庙和教会的斗法了。”

吴卞骆摆手道:“真人放心,走不到那一步的。”

他微微一笑:“府衙多日装聋作哑,真人可知府衙是在等什么”

冯绣虎不满他卖关子:“有话直说。”

吴卞骆讪笑:“实不相瞒,府衙看似装聋作哑,但并不是什么都没做。早在察觉到修桥一事激起民愤时,府衙就向太京去电,将此事禀告总统府。”

“如今,大总统亲批的公函已经快到了。”

吴卞骆正色道:“修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江流祭早几天晚几天办,亦或是换个地方办,其实都无妨。届时府衙拿出大总统公函,江流庙就能顺理成章地从此事中抽身,信众虽有怨气,但也只能偃旗息鼓。”

冯绣虎闻言恍然——这确实是个妥善的法子,既解决了事端,同时两头都不得罪。

洋人得以顺利修桥,神庙也不会扫了颜面,毕竟这只算是给大总统面子,而不是怕了黑夜教会。

……

误会解开,三人也酒足饭饱,遂提出告辞。

吴卞骆和韩禅戚将三人送至庙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