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纲85(3 / 4)

加入书签

坐在实验台边,遇到不懂的术语就圈出来,等鱼灼音忙完手里的活就跑过去问。比如看到“酸浸法”,他就歪着头问:“妈妈,酸浸法是不是用醋泡矿石呀?咱们家厨房的醋能用来做试验吗?”

鱼灼音被他逗笑了:“厨房的醋浓度太低啦,咱们用的是实验室里的稀盐酸,而且操作的时候要戴护目镜,不然会伤到眼睛。等下咱们做试验,你可要听我的指挥,不能随便碰试剂哦。”

两人忙活了一下午,终于用酸浸法从“火石”里提取出了少量白色粉末。谢昀庭拿着装粉末的试管,兴奋地跑到谢长晏面前:“爸爸,你看!这是我和妈妈从火石里提取出来的东西,说不定能用来改进电池呢!”

谢长晏接过试管,对着灯光看了看,又用试纸测了测ph值:“不错啊,纯度还挺高。不过这只是第一步,咱们还得检测里面的成分,看看有没有能用在电池里的物质。”他转身打开检测仪,“来,咱们一起做成分分析,看看你的‘战利品’里藏着什么宝贝。”

检测结果出来时,几人都有些惊喜——白色粉末里除了之前发现的硅铝酸盐,还有一种罕见的钇元素化合物。谢长晏查了资料后,眼睛一亮:“钇元素能提高电池的耐高温性,之前咱们的电池在60c以上环境下,性能会下降15%,要是加入这种化合物,说不定能把下降幅度控制在5%以内!”

团队立刻围绕钇元素化合物展开试验。谢昀庭每天放学都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帮着记录数据、清洗试管。有一次,他看到小林叔叔在观察电极微观结构时皱着眉,就凑过去问:“小林叔叔,是不是电极表面有问题呀?我之前在书里看到,要是电极表面不平整,会影响电流传导。”

小林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昀庭真厉害,还知道这个!确实,电极表面有小凸起,可能会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他调整了显微镜的焦距,“你看,这些小凸起就是问题所在,咱们得想办法让电极表面更光滑。”

谢昀庭盯着显微镜看了一会儿,突然说:“妈妈之前说,给陶瓷上釉能让表面变光滑,咱们能不能给电极也‘上釉’呀?”

这句话让鱼灼音和谢长晏眼前一亮。鱼灼音立刻查找资料,发现还真有“电极涂层改性”技术,只是之前没往“陶瓷上釉”的方向联想。团队尝试用含有钇元素化合物的材料,给氮化铝电极做涂层,经过多次调试,终于让电极表面的平整度提升了40%,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下降幅度也控制在了3%以内。

就在团队为新突破高兴时,国家能源局的工作人员突然到访。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研究院的氮化铝电池技术,被纳入了“国家新能源战略储备技术”,还获得了1.2亿元的专项科研基金,用于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和中试生产线。

“你们的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为咱们国家的新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能源局的负责人握着谢长晏的手说,“新的研发中心可以重点攻关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技术,要是能突破,咱们的氢能源汽车就能摆脱对进口质子交换膜的依赖,成本能降低30%以上。”

拿到专项基金后,研究院立刻启动了新研发中心的建设。谢长晏和鱼灼音忙着规划实验室布局、采购设备,还要招聘新的科研人员。谢昀庭也没闲着,他把自己的“火石研究笔记”整理好,交给了新入职的材料学博士:“王博士,这是我和妈妈从火石里提取物质的记录,里面有钇元素的检测数据,说不定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

王博士接过笔记,看着上面稚嫩却认真的字迹,忍不住笑了:“昀庭真是个小科研员,这些数据很有用,等咱们做试验的时候,一定参考你的记录。”

半年后,新研发中心建成投产。启动仪式那天,来了很多嘉宾,其中还有之前被谢长晏拒绝的国外团队负责人。他看着研发中心里先进的设备和满墙的专利证书,感慨地说:“当初我以为你们会因为技术瓶颈妥协,没想到你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取得了这么大的突破。我现在明白,真正的科研精神,是坚持自主创新,而不是靠垄断和施压。”

谢长晏笑着说:“科研的目的是推动行业进步,不是搞技术封锁。要是你们愿意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跟我们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基础研究成果,我们很欢迎。”

国外团队负责人立刻点头:“我们愿意!之前是我们太功利了,现在希望能跟你们一起,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贡献。”

当天下午,研究院就跟国外团队签订了氢燃料电池基础研究合作协议。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共享基础数据,但核心应用技术归各自所有。鱼灼音在签约仪式上说:“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是科研合作的正确打开方式。咱们一起解决技术难题,才能让新能源技术更快地惠及更多人。”

随着新研发中心的投产,氮化铝在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团队用含有氮化铝的复合材料,制作出了新型质子交换膜,不仅传导效率比进口产品高12%,成本还降低了35%。国内几家氢能源汽车企业闻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