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大纲68(3 / 4)
着书包欢呼雀跃。校长握着他的手说:“以前我们送教材要走三个小时山路,现在有了你的书包,半个钟头就能到,真是帮了大忙!”谢思槐笑着从书包里拿出槐树苗:“这是‘承安’的后代,种在学校门口,以后孩子们就能在槐树下读书了。”
喜欢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请大家收藏: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山里的信号不好,谢思槐回到小院时,才看到谢今禧发来的视频留言。视频里,谢今禧站在“槐花号”模块旁,背景是深蓝色的太空:“思槐,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在模块里种的槐树种子,发芽了!虽然只是小小的芽,但这是第一颗在太空发芽的‘长情槐’种子!”谢思槐立刻拨通视频电话,看着屏幕里嫩绿的芽尖,激动得声音发颤:“小姑,太厉害了!等它长大了,咱们是不是就能在太空种槐花了?”谢今禧笑着点头:“会的,一定会的,就像爷爷说的,只要敢想,就能做到。”
这天傍晚,谢昀庭带着小狼从可可西里回来,身后还跟着保护区的巡护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谢昀庭刚进门就喊,手里举着个平板电脑,“咱们种的‘长情槐’,吸引了一群候鸟来筑巢!巡护员说,这是可可西里第一次有这么多候鸟停留!”屏幕上,几只白色的候鸟正落在槐树枝上,旁边的雪豹幼崽好奇地探着头,画面温馨又奇妙。谢昭蘅看着屏幕,笑着说:“你看,树能吸引鸟,鸟能陪伴豹,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好光景啊。”
巡护员在小院住了两天,临走时,给谢家人带来了一块雪山上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万物共生”四个字。“这是我们保护区的心意,”巡护员说,“多亏了谢老师的‘万物语’翻译器,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动物的需求,也多亏了‘长情槐’,给动物们提供了新的家园。”谢昀庭接过石头,放在老槐树下:“这石头就当是咱们和可可西里的约定,以后每年都要一起守护这片土地。”
转年夏天,谢家小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槐花节”——来自非洲、欧洲、可可西里的朋友们都来了,还有很多被谢家故事打动的人,挤满了整个小院。谢长琴和林致远忙着做槐花美食,谢长琴的槐花饼、林致远的槐木熏肉,香气飘出老远;谢念槐带着大家参观智能温室,讲解“长情槐”的种植技术;谢昀庭则让小狼带着孩子们在槐树下玩耍,用“万物语”翻译器听小鸟唱歌;谢思槐操控着飞行书包,在小院上空盘旋,书包底部的投影灯把“长情无界”四个字投在槐树叶上,像撒了把金色的光。
“槐花节”的重头戏,是谢今禧从太空站发来的实时连线。屏幕上,“槐花号”模块里的槐树苗已经长出了两片叶子,谢今禧拿着摄像机,给大家展示:“这棵树苗每天都在长大,就像咱们的‘长情’,不管在地球还是太空,都在慢慢生长。”连线结束时,她对着镜头说:“明年,我要把‘承安’的种子带到太空,让咱们家的树,在更远的地方扎根。”
“槐花节”结束后,谢昭蘅的身体越来越差,却依旧每天都要去槐树下走一走。有天傍晚,他坐在石凳上,看着夕阳下的老槐树和“承安”槐,忽然对鱼灼音说:“等我走了,就把我葬在槐树下,我要看着孩子们把‘长情’传下去,看着‘长情槐’种到更多地方。”鱼灼音握着他的手,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好,我陪你,咱们一起看着。”
这年冬天,谢昭蘅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愿,家人把他葬在胡新芳和鱼灼音(注:此处调整为鱼灼音仍在世,后续再安排其离世,保持情感延续)的墓旁,四座墓碑并排立着,都刻着槐花图案。下葬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非洲的老马、欧洲的农户代表、可可西里的巡护员,都来了,大家手里捧着槐花束,放在谢昭蘅的墓前。老马哽咽着说:“谢老爷子,您放心,我们会把‘长情槐’种好,把您的精神传下去。”
谢昭蘅走后,谢念槐成了谢家的“主心骨”。她不仅要继续研究“长情槐”的种植技术,还要照顾年迈的鱼灼音和林致远、谢长琴。有天夜里,鱼灼音拉着谢念槐的手,轻声说:“你爷爷走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他说你性子韧,能扛事,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谢念槐点头,眼泪掉在鱼灼音的手上:“奶奶,您放心,我不会让爷爷失望的。”
接下来的几年里,谢念槐带着团队,把“长情槐”种到了更多地方——亚洲的山区、美洲的草原、大洋洲的岛屿,每到一处,都留下了“长情”的种子。她还在全球建立了“长情槐种植基地”,让当地的农户掌握种植技术,自己致富。有一次,她在南美洲的种植基地考察时,看到一个当地的小女孩正在槐树下读书,小女孩看到她,跑过来递上一朵槐花:“阿姨,谢谢你带来这么好的树,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把好东西分享给大家。”谢念槐接过槐花,心里满是温暖——这就是爷爷说的“代代相传”啊。
谢思槐的“槐花运输书包”也在全球推广开来,不仅用于运输槐花,还用于运输药品、教材等急需物资。在非洲的偏远村庄,在南美洲的山区,都能看到“槐花运输书包”的身影。有一次,联合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