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大纲66(3 / 4)

加入书签

站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机械臂突发低温故障,需要远程调试参数。她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忽然想起小时候在院里修玩具飞机的场景:谢昭蘅蹲在旁边,教她“遇事别慌,先找问题根源”。她深吸一口气,调出飞行书包的防冻技术参数,一点点比对机械臂的故障代码。三个小时后,机械臂终于恢复运转,同事们围着她欢呼,她却悄悄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她听到了老槐树的风声,还有谢长晏的声音:“今禧,爸刚在院里摘了槐花,等你回来做槐花糕。”

谢昭蘅的智能农场里,新引进的无人采摘机正在作业。机器臂轻巧地摘下槐花,通过传送带送进保鲜箱,全程不用人工插手。村里的张大爷凑在监控屏前看,啧啧称奇:“昭蘅啊,当年你推着自行车卖菜,谁能想到现在种地都不用动手了?”谢昭蘅递给他一杯槐花蜜水,指着远处的光伏板:“这都是孩子们的功劳,念槐的种植技术、今禧的智能控制,少了谁都不行。”正说着,监控屏突然报警——一片温室的湿度传感器出了故障。谢昭蘅掏出手机,远程联系了村里的技术员,不到十分钟,故障就被排除了。张大爷看着他熟练的操作,笑着说:“你这脑子,比年轻人还灵光。”

这天傍晚,谢昀庭带着狼孙从西北回来。刚进院,就看到谢思槐操控着飞行书包,在老槐树上空盘旋。书包底部的投影灯,把“欢迎回家”四个字投在槐树叶上,像撒了把碎光。“哥,你可算回来了!”谢思槐降落在地上,手里拿着个改装后的翻译器,“我给你的‘万物语’加了定位功能,以后不管你去可可西里还是西北,我都能找到你。”谢昀庭接过翻译器,屏幕上立刻跳出狼孙的“留言”:“西北的槐花好吃,下次还要去。”一家人围着翻译器笑,风里的槐花香,混着笑声,甜得人心尖发颤。

夜里,鱼灼音在灯下整理《小院春秋》的手稿。最新的一页里,她画了谢念槐在西北槐树林里的样子,还写了一行字:“日子像槐花,开在哪里,香在哪里。”谢长晏坐在旁边,给她递了杯热牛奶:“今天孟沅来电话,说社区的老人们都用上了智能健康监测仪,还说要谢谢咱们家提供的技术支持。”鱼灼音放下笔,看着窗外的老槐树:“你还记得当年在海岛吗?咱们连块像样的医疗设备都没有,现在能帮到这么多人,真好。”谢长晏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温暖:“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就像这树,当年还是棵小苗,现在都能遮风挡雨了。”

几天后,谢念槐从西北带回了好消息——她和团队提取的槐花抗逆因子,已经成功应用到了新的树苗培育中。她把培育出的新苗种在老槐树旁边,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承安”。“承是传承,安是平安,”她给家人解释,“希望这棵树能传承老槐树的韧劲,也能守护咱们的平安日子。”谢思槐立刻给“承安”苗装了智能监测设备,手机上能实时看到它的生长数据:“以后我每天都来浇水,看着它长大。”

谢今禧也从空间站回来了。她刚进院,就被谢思槐拉到飞行书包旁:“小姑,你看我改装的‘槐花导航’!不管飞到哪里,都能显示家里的槐花香浓度,浓度越高,就离 ho 越近。”谢今禧笑着坐上书包,随着书包升空,屏幕上的“槐花香浓度”数值越来越高,老槐树的影子在脚下越来越清晰。“真不错,”她夸赞道,“比我当年的设计还贴心。”

这天中午,一家人在院里吃槐花宴。餐桌上,有谢念槐从西北带回来的槐花酱,有谢今禧从太空站带回来的脱水槐花粥,还有林致远用槐木砧板压的槐花面条。谢长琴给每个人碗里舀了勺槐花羹,笑着说:“咱们家的日子,就像这羹,要慢慢熬,才够味。”谢昭蘅喝着羹,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暴雪那天,一家人在大棚里忙碌的场景。那时的日子虽然苦,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而现在,这份劲不仅没变,还传给了下一代。

饭后,谢昀庭带着家人去后山。灰灰的狼孙已经在这里组建了新的狼群,看到他们,狼群纷纷围过来,用头蹭他们的手。谢昀庭打开“万物语”翻译器,屏幕上跳出一行行文字:“小狼崽说,谢谢你们的槐花饼干;母狼说,后山的槐花开了,想请你们去看看。”一家人跟着狼群往后山走,果然看到一片野生槐树林,白色的槐花像雪一样落在地上。谢念槐蹲下身,摘下一朵槐花闻了闻,笑着说:“以后咱们可以在这里建个‘槐花自然保护区’,让动物和人类一起守护这片花海。”

日子一天天过去,“承安”苗长得越来越高,老槐树的枝桠也越来越粗。每年槐花开的时候,家里的“槐花宴”都会邀请更多人——有西北的农户,有保护区的巡护员,有航天领域的同事,还有村里的乡亲们。大家坐在老槐树下,吃着槐花做的吃食,聊着各自的故事,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小院。

喜欢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请大家收藏: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天,谢昭蘅带着孩子们在老槐树下拍照。照片里,老槐树郁郁葱葱,“承安”苗挺拔向上,一家人笑得格外灿烂。谢念槐把照片洗出来,贴在《小院春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